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GH140高温合金钢基体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沉积NiCoCrAlY涂层,并用电子束进行熔凝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束熔凝使NiCoCrAlY涂层与基体形成组分梯度变化的混合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程度。涂层经1000℃和1100℃,10h的对比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1000℃时,Cr扩散至表面,由于CrO3的挥发而迅速损耗,但Y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Cr的损失速度。1100℃时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来自Al、Ti、Si、Mn等,Al的内氧化抑止了Al的外扩散。 相似文献
2.
3.
提高发电机协调控制系统的负荷响应速度、减小动态偏差和静态偏差,以满足电网调度对自动发电控制(AGC)机组负荷调整范围的新规定,介绍石嘴山发电公司3号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过程.采用以直接能量平衡(DEB)为基础的协调控制调整系统结构和参数,采用具有超前-滞后环节的动态补偿器实现前馈控制,并增加负荷变动期间目标负荷对负荷指令的动态补偿环节。试验表明:该方案在负荷变化的初始阶段加速了机组的能量平衡进程,保证了主蒸汽压力的相对稳定,该控制方案的优化措施合理可行,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负荷响应能力,改善了AGC方式下机组运行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系统地研究了5d过渡金属在γ-TiAl合金中的占位及占位方式,获得了过渡金属掺杂合金体系的形成能、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电荷布居值等参数.结果表明:5d过渡金属元素Hf、Ta和W优先占据γ-TiAl合金中的Ti位;Os、Ir、Pt、Au等优先占据Al位;Re则既有占据Ti位的可能,也有占据Al位的可能,但占据Al位的趋势略大.通过对不同元素掺杂体系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荷布居值的计算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不同过渡金属元素在TiAl合金中的占位规律,解释了5d过渡金属掺杂对TiAl合金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采用电子束、原子束、离子束技术在基体上沉积NiCoCrAlY-ZrO2·Y2O3热障复合涂层,对其进行了1100℃不同时间的等温氧化试验,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氧化行为基本遵循抛物线规律;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表面陶瓷层厚度逐渐减少;表面发生铬氧化物的富集,同时由于表面钇的偏聚对表面铬氧化物起钉扎作用,从而使含钇的铬氧化物在涂层的抗氧化中起了主要贡献;镍、钴等脆性氧化物发生剥落的同时,导致了铝氧化物的耗损;300h氧化后陶瓷层与合金层仍具有良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9.
在车站、港口和机场对行包中可能夹藏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检查,通常是借助X射线进行的,但X射线技术主要是根据物质密度不同进行探测,对爆炸危险品的探测效果不够理想.中子共振谱则只和元素密切相关,因此利用中子共振谱技术可以准确地判定物质中各元素的准确含量.各种爆炸危险品的主要成分C、H、N、O等元素在0.5~7.5MeV能量区间具有显著的中子共振谱特征,利用该区间各共振峰的中子吸收截面差异构建的多元一次方程组,可以得到C、H、N、O等元素在物质中的精确含量比,从而达到直接判定待测物质种类的目的.中子共振探测技术可以充分应用在国防、民用安全检测和防恐等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子束、原子束、离子束技术在基体上沉积NiCorAlY-ZrO2·Y2O3热障复合涂层,对其进行了1 100 ℃不同时间的等温氧化试验,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氧化行为基本遵循抛物线规律;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表面陶瓷层厚度逐渐减少;表面发生铬氧化物的富集,同时由于表面钇的偏聚对表面铬氧化物起钉扎作用,从而使含钇的铬氧化物在涂层的抗氧化中起了主要贡献;镍、钴等脆性氧化物发生剥落的同时,导致了铝氧化物的耗损;300 h氧化后陶瓷层与合金层仍具有良好的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