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2篇 |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金属工艺 | 2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诊断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状态,保证高压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油纸绝缘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方法。首先,搭建了工频至低频局部放电试验平台,获取了50、30、5 Hz外施电压下4类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图谱,并通过重采样、调幅移相、噪声模拟等对其进行了样本扩充预处理。然后,搭建了具备3通道输入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该卷积神经网络将不同频率外施电压下同一缺陷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图谱进行了通道级无损融合,并对融合后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图谱进行了自主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最后,与传统方法的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油纸绝缘局部放电的类型;相较于单频率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及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支持向量机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其对油纸绝缘不同缺陷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图谱信息提取得更全面,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1.5%、13%、30%;与Vgg、ResNet、DenseNet等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该方法的过拟合得到改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0.25%、1.25%、2.25%,且模型参数文件可节约至少380倍存储空间,便于在边缘计算设备中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2.
3.
特高压线路外绝缘设计软件的污耐压算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输电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外绝缘设计成为建设特高压工程的关键问题。为了开发出一套功能完善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外绝缘设计软件,研究了外绝缘设计方法并转化成可行的软件算法。在绝缘子污耐压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污耐压法作为一种算法在进行外绝缘设计时所需考虑的问题,主要是盐密、灰密、污秽不均匀以及海拔等多因素对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和修正问题,并探讨了污耐压法的计算步骤,确定了污耐压法作为一种算法进行外绝缘设计的规则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唐代青铜鱼锁,流传"赧郎"故事这是目前国内面世的唯一一把如此造型的唐代青铜鱼锁。它穿越千年,虽已锈蚀斑驳,但栩栩如生的舒展鱼形尽显大唐风范。这把锁的主人名叫胡乔,是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的员工。胡乔收藏这样一把锁,不仅因为他是个收藏家,更在于他作为恩菲人,也有着特别的有色金属情怀。 相似文献
5.
湖北襄阳,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山青水秀,风光无限。现代化的襄阳不仅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更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皱纹纸对环氧树脂固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Malek法计算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环氧浸渍纸体系的固化反应均符合自催化动力学模型.皱纹纸内部的羟基对环氧树脂的固化有促进作用,致使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但皱纹纸的束缚作用导致频率因子和反应级数降低,使得环氧浸渍纸的固化速率低于环氧树脂的固化速率.相同温度下,环氧浸渍纸固化需要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一检测手段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难以对油纸绝缘的同一类型缺陷进行细化识别,无法满足深远海风电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系统对设备运行可靠性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放电相位(PRPD)图谱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DGA)信息融合的油纸绝缘缺陷识别方法,设计并制作了6种电极模型,模拟变压器中不同电场不均匀系数的沿面放电典型缺陷,并采集其PRPD及DGA数据;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对6类缺陷的PRPD图谱和DGA特征向量进行模式识别;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CNN-BPNN信息融合模型,实现基于PRPD图谱与DGA数据的联合诊断。结果表明:基于D-S证据理论的CNN-BPNN模型可有效纠正单一判据模型的错误输出,并降低分类结果的不确定度,当PRPD图谱输入维度为8×8、16×16、32×32时,融入DGA特征向量的模型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21%、97.53%、99.17%,较PRPD图谱单一判据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4.81%、2.78%、0.84%,该模型可有效融合局部放电的电气物理信息和化学产物信息,既提高了缺陷识别准确率,又增强了输出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于电容量较大设备的局部放电试验,采用低频电压代替工频电压可有效降低对试验电源的容量需求。低频电压下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需要考核,为探究电压频率对绝缘油中电晕放电特性的影响,基于脉冲电流法开展了工频50 Hz到低频5 Hz下油中尖板电极的放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中电晕放电的一些基本特性在低频电压下未改变,即正半周放电量明显大于负半周,放电分布在电压峰值附近,呈尖峰状。差异性主要是低频下尖峰特点趋于模糊;随着频率的下降,起始电压稍有上升;正、负半周放电停止相位提前,最大放电量、平均放电量与脉冲重复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各频率下放电相位分布图谱(PRPD)与统计图谱(qmean-φ、qmax-φ、n-φ与n-q)整体形状一致,但分布范围不同;统计图谱的部分分布特征参数有明显变化。试验结果可作为低频电压下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的参考。与传统只用50 Hz电压进行试验对比,放电统计量随频率的变化趋势也提供了有关绝缘缺陷的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9.
超声法检测绝缘子用玻璃钢芯棒脆断裂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脆断是高电压复合绝缘子在很低的日常载荷下发生的恶性断裂事故,国内外研究认为应力腐蚀造成了绝缘子芯棒脆断的发生。文中根据芯棒脆断的特点,提出以超声纵波斜入射检测芯棒脆断横截面上的裂纹,同时据此研制了一种用于芯棒脆断裂纹检测的超声探头,并对芯棒脆断时裂纹的扩展过程进行了检测,得到了芯棒脆断裂纹发展过程中超声脉冲回波幅值的变化并对其进行了讨论分析,这对于进一步了解复合绝缘子的脆断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