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9篇 |
金属工艺 | 22篇 |
机械仪表 | 10篇 |
建筑科学 | 19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布氏硬度计和电火花烧蚀方法在S38C车轴钢疲劳试样上引入压痕和电火花凹坑两类人工缺陷,研究含不同尺寸人工缺陷试样的疲劳极限,并与Murakami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疲劳裂纹从人工缺陷底部萌生;在研究范围内,含人工压痕和电火花凹坑试样的疲劳极限均随着缺陷投影面积的增加而呈线性降低趋势;在缺陷于横截面上投影面积相同条件下,试验得到含电火花凹坑试样的疲劳极限比含人工压痕试样的低30 MPa左右,含人工压痕试样的疲劳极限试验值比计算值高约50MPa,而含电火花凹坑试样的疲劳极限仅比计算值高约20MPa,含该类缺陷试样的疲劳极限可由Murakami方程进行近似预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能喷丸(HESP)对TA17钛合金和0Cr18Ni9Ti不锈钢棒材的端面进行了表面自纳米化(SSNC)处理,在端面获得了一定厚度的纳米晶组织层。将钛合金和不锈钢的纳米化处理端面对接,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脉冲加压扩散连接。对接头进行了拉伸试验,并对断口和接头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强度高达384.0MPa,与在相同条件下获得的常规粗晶的接头强度相比,有显著的提高。接头在拉伸时发生脆性断裂,接头剖面的显微硬度随显微组织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加热炉是延迟焦化装置的关键设备,由于焦化的工艺特性加热炉炉管结焦是一个必然发生的现象,也是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一个制约因素。主要分析了焦化加热炉炉管结焦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及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不同感应淬火工艺对重载铁路车轴钢试样梯度结构的影响,阐明不同人工缺陷下感应淬火试样的疲劳断裂行为,并评价损伤容限,为重载铁路车轴感应淬火工艺设计和损伤容限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评价方法。方法在AAR-CM车轴钢试样表面采用不同感应淬火工艺参数制备不同深度淬硬层,采用X射线测量淬硬层残余应力分布,通过电火花和空气炮在正火态和感应淬火试样表面制备不同尺寸的电火花或冲击损伤,采用疲劳试验机研究损伤试样的弯曲疲劳性能,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试样的损伤机理和疲劳断裂行为,并对其疲劳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在3种工艺下感应淬火试样有效淬硬层深度分别为800、1 200、1 400 μm。在电火花缺口尺寸较小时,感应淬火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态试样高出50%。在冲击损伤尺寸较小时,感应淬火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态试样高出40%。较小的尺寸冲击损伤对正火态和感应淬火处理试样的疲劳强度无影响。结论 感应淬火可提高重载铁路车轴钢试样表面强度,进而提高其耐冲击性能,残余压应力减弱了电火花缺口试样和低速冲击损伤对试样疲劳强度的影响,高速冲击破坏了试样表面完整性,并削弱了残余压应力的作用,试样的疲劳强度急剧降低。文中设计的淬硬层深度对感应淬火试样损伤容限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DS—CDMA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的角度研究DS-CDMA(直接序列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将多用户检测的优化问题映射为Hopfield神经网络(HNN)“能量”函数的最小化问题,利用连续HNN固有的快速下降特性,实现了坟对CDMA(码分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与现有各种方案比较,具有运算量小、抗远近效应强、实时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AER模型中的智能涌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复杂自适应理论和人工生命基本观点出发,研究一个具有简单性、局部性、全局性、内聚力、动态性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并创建包含智能体、环境、交互规则三个主要概念以及适者生存的淘汰规则的AER多主体模型.该模型中具有局部目标和行为的自主体能通过动态环境达到整体的全局目标,这种涌现的智能能够高效求解问题.实验证明该模型对传统的大规模约束满足问题的测试集,包括n-皇后问题(n=7 000)和一些大规模染色问题,均能在较快的时间内找到精确解,同时能在3个时间片内找到精确度(≥94%)很高的近似解. 相似文献
7.
8.
9.
分析了PTA装置残渣薄膜蒸发器跳停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通过稳定进料量,及时冲洗进料线,避免进料浓度过高,保持打浆罐出料泵出入管线畅通等,操作平稳率增加,打浆罐中醋酸含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取代钢领生产厂家现行的碳氮共渗工艺,采用"无毒液体C-N-RE共渗"对20钢制纺织钢领进行了共渗试验,对共渗试样的显微组织、截面显微硬度、渗层碳浓度和稀土元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经"无毒液体C-N-RE共渗"淬火后,20钢制纺织钢领的表面碳浓度大大增加,显微硬度大大提高,显微组织主要包含碳氮化合物、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稀土元素起到了良好的催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