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17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会员卡在消费领域中从产生到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然而理论及实务中对会员卡的关注甚少,对准入性非预付式会员卡这一特定种类的针对性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准入性非预付式会员卡合同性质的明确是解决当事人权利义务及责任分配的前提,本文拟针对其是否具有预约性展开探讨,从而明确其本质属性,并为预约理论的丰富提供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痕量金属杂质含量的ICP-MS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太阳能级电池用硅材料中Al,Fe,Ca,Mg,Cu,Zn,Cr,Ni和Mn等痕量元素的分析方法。考察测量过程中的质谱干扰及基体元素产生的基体效应,讨论了可能的消除方法,考察了内标元素Sc,Y,Rh等对基体抑制效应的补偿。采用Sc和Rh做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和灵敏度漂移,在测定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0%~107.1%,相对标准偏差(RSD)0.9~3.4%,检出限为0.030~0.500 μg/L。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油中联苯菊酯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HPLC测定联苯菊酯含量的方法。在Hypersil ODS柱上,以甲醇:水=85∶15(v/v)为 流动相,在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为30℃的条件下,成功实现了对联苯菊酯进行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变异系数为0.8%,回收率为99.3%-1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正相色谱柱(ZORBAX RX-SIL)和紫外检测器(240nm)同时测定高效氯氰菊酯和胺菊酯,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酸乙酯(93+7),该方法的偏差为0.07%和0.09%,变异系数为0.69%和0.9%,回收率为99.1%-101.3%和99.7%-101.2% 相似文献
5.
6.
文章对新标准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中羽绒服装理化性能的变更进行解析,为面料供应商提供参考性建议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8.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乙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并向其中分别掺入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水溶液,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色的硅溶胶,对真丝进行功能性整理。通过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能谱(EDS)对溶胶和织物的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铁离子和亚铁离子都可以制备出稳定、均匀的纳米硅溶胶,掺亚铁离子的硅溶胶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XRD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已经被包覆在二氧化硅中;AFM和EDS研究表明包覆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二氧化硅溶胶已被整理到真丝织物上。真丝经掺铁硅溶胶整理后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导电性、阻燃性及一定的拒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粉末活性炭可用于污水深度处理去除有机物,但是常用的接触吸附-沉淀工艺吸附效率低,沉降分离性能差,成本高,通常只用于应急投加。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通过大回流比的泥渣循环形成活性炭污泥层,粉末活性炭在污水中的浓度提升百倍,同时延长了粉末活性炭与有机物的接触时间,促使粉末活性炭吸附有机物接近饱和。与接触吸附-沉淀工艺相比,活性炭使用量降低40%以上,有效降低了药剂成本及污泥处理处置费用。另外,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可利用现有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改造,可同时进行有机物吸附和SS的澄清分离。投加粉末活性炭后,出水SS与之前基本持平,色度明显改善。采用炭吸附机械搅拌澄清池后,整体工艺流程短,节约用地且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