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83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5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网络化制造是在网络经济下发展起来的先进制造模式,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是针对制造业的扩展型企业解决方案。本文对网络化制造下食品机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作了介绍,描述了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特点,并结合网络化制造的需求给出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分布式网络通讯技术、基于PLM的工作流程管理、基于网络的异构数据管理等。  相似文献   
42.
系统接地测量是通信系统进行全面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简单、实用,但存在一定的误差。文章介绍了一种具有在线测量功能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提出了在测量中存在干扰电流和电压时的测量方法,此方法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3.
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等特点,天然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在民用及汽车工业中的高附加值应用越来越多。然而易燃性一直是天然纤维及其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诟病,因此相应产品的阻燃研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天然纤维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阻燃改性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随着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源结构及其评价方法有了显著变化。分析了发电机组的电价构成,建立了一种计及火电污染物排放成本、碳排放成本、煤耗成本及系统可靠性(电量不足期望值EENS)等因素,以综合年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电源结构评价方法。以陕西电网为研究对象,给出了不同情景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
以双酚A型苯并嗪(BOZ)为成炭协效剂,二乙基次磷酸铝(ADP)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阻燃尼龙66(PA66)复合材料。通过垂直燃烧测试(UL94)、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Cone)、SEM以及TGA等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协同阻燃性能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BOZ和ADP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应。适量BOZ的引入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并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添加占体系质量分数0.3%BOZ和质量分数7.7%ADP时,ADP/BOZ阻燃PA66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达到UL94V-0级,LOI达到了32.8%,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为81.52、111.11 MPa。阻燃机理研究表明:ADP/BOZ和ADP都是以气相阻燃作用为主的气相和凝聚相协同阻燃机制。  相似文献   
46.
特约嘉宾:蒋士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农仪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研究员。195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专业。1958—1977年从事物探仪器与方法研究。1977年以来,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科学仪器与测试技术在农业、生命科学、环境、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相似文献   
47.
48.
聚苯乙烯颗粒混凝土是继发泡水泥之后的又一种新型轻质混凝土,受压时表现出明显的延性特征,这导致应力-应变全过程中可能没有明显的峰值,或者有峰值时峰值处对应的应变较大,而JG/T 266—2011《泡沫混凝土》标准和新编的2014—1259T—JC《聚苯乙烯颗粒泡沫混凝土(征求意见稿)》均未考虑这一特征,也即抗压强度是以压缩过程中的最大破坏荷载除以受压面面积,若不考虑最大破坏荷载对应的应变,会存在高估其真实抗压强度的风险。在大量压缩试验和反复加卸载试验的基础上,统计后对比发现,聚苯颗粒混凝土的峰值强度大多出现在3%应变之前,故建议将3%应变作为确定最大荷载的附加条件。当峰值出现在3%应变之前时取该峰值荷载为最大破坏荷载;反之,当峰值出现在3%应变以后时,以3%应变以内的最大荷载作为破坏荷载。轻质混凝土强度测试时用应变作为附加条件是科学合理的,实际工程中应具体情况对3%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9.
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原子荧光法(AFS)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砷和汞。研究了仪器条件、酸度、硼氢化钾浓度等对测定的影响,砷和汞的检测限为0.05μg/L和0.01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46%和1.51%;回收率为84.9%~112.5%和90.0%~115.0%,用该方法分析水产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0.
采用液相原位修饰技术,制备了表面接枝有机硅烷的纳米SiO2(HB-2200)、表面接枝氨基的纳米SiO2(HB-2205N)、表面接枝不饱和双键的纳米SiO2(HB-2205D)、表面接枝氨基和双键的纳米SiO2(HB-2205ND)。利用TEM、SEM、流变仪对纳米SiO2/溶液聚合丁苯橡胶-顺丁橡胶(SSBR-BR)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纳米SiO2相比,表面功能化纳米SiO2与橡胶基体相容性改善,Payne效应降低,纳米SiO2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其在SSBR-BR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提高。HB-2200/SSBR-BR复合材料的混炼扭矩降低了35.7%,混炼能耗降低了15%,结合胶含量增加,填料/橡胶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增强,拉伸强度提高了60%。动态热力学和磨耗性能分析表明:纳米SiO2表面引入可反应性双键(HB-2205D),使HB-2205D/SSBR-BR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提高了40%,滚动阻力降低了43%。纳米SiO2表面接枝可反应性双键,可在不牺牲HB-2205D/SSBR-BR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基础上,降低其滚动阻力,提高其抗湿滑性能,为高性能轮胎的制备提供基础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