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41篇
建筑科学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研制了1套基于脉冲电流法的便携式电流互感器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主要介绍研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单元(检测单元、无线传输单元)、抗干扰软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根据开发的便携式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系统在山西某220kv变电站的应用情况,以及对实际测量的数据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敏度,能够为互感器运行状态提供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22.
聚酯的热分析与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于钦学  任文娥  龙虹毓 《绝缘材料》2009,42(3):52-55,63
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在单一升温速率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对两种PET(a-PET和b-PET)试样在空气中的热解过程进行研究.通过考察DSC曲线得到两种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熔点(Tm)、结晶温度(Tc)和结晶度等,得到结果:a-PET和b-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80.70℃和93.81℃,熔点分别为261.41℃和260.31℃,结晶温度分别为128.28℃和229.59℃,结晶度分别为27.76%和31.17%.通过Freeman-Carroll方法计算不同试样各阶段热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PET有两个主要的热解阶段,第一阶段在340~445℃温度区间中,a-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41.00kJ·mol-1和0.65、4.97E+9 min-1;b-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67.128 kJ/mol、0.39和4.33E+11 min-1;第二阶段在515~561℃温度区间内,a-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6.48 kJ/mol、0.66和2.2E+6 min-1;b-PET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23.04kJ/mol,0.70和1.05E+7 min-1.  相似文献   
23.
以圆形引线最小绝缘距离表中的10 kV引线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COMSOL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电场仿真,并使用实物模型进行不同结构的绝缘距离试验验证,最终得到10 kV引线的最小绝缘距离,引线绝缘距离均比原有的标准有至少60%以上的降低,提出了适合当代变压器的新的圆形引线最小绝缘距离,为制定新的制造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绝缘管型母线是一种新型的母线产品,有着优异的性能。但应用时间较短,研究不够深入,致使故障频发。文中设计与制备了含气泡缺陷环氧浇注绝缘管型母线真型样品,通过加压电破坏试验,研究其电击穿机理。在试验中首次发现了气体膨胀鼓包导致最终击穿的破坏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电—机械击穿应为其击穿模式,其击穿过程可分为气体增强阶段和击穿临界阶段两个阶段,并得到了阶段特征与阶段变化判据。气隙内由局部放电导致环氧树脂分解所产生的气体气压超过气隙壁断裂韧性临界值,造成裂纹失稳扩展是击穿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提高环氧树脂材料的抗局部放电能力或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提高其断裂韧性来增强绝缘管型母线的击穿性能;传统的检测手段难以判断击穿通道的发展状况。研究结果对于其他树脂浇注类绝缘电气设备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的多参数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的硬、软件设计该系统可测量视在放电量、放电能量、放电次数以及n-φ、n-q、w-q、n-w谱图。  相似文献   
26.
连续包覆挤铝技术制造电缆铝护套是连续挤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工艺。文中主要对高压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不同制造工艺的挤铝、压铝、氩弧焊铝护套进行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挤铝护套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优于氩弧焊铝护套,而压铝护套和挤铝护套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7.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植物绝缘油目前只应用在最高电压等级为35 kV的变压器中,缺乏国产植物绝缘油大间隙下击穿特性的试验数据支撑是限制其应用于更高电压等级变压器中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比了进口、国产植物绝缘油和国产矿物绝缘油在雷电冲击电压和直流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结果表明:国产植物绝缘油与进口植物绝缘油具有相似的雷电冲击和直流击穿特性。正极性下,植物绝缘油小间隙下(25 mm)的击穿电压与矿物绝缘油相当甚至优于矿物绝缘油,但大间隙下矿物绝缘油的击穿电压优势更明显,此外,绝缘油在直流和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电压没有明显差异。负极性下,矿物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始终高于植物绝缘油,并且绝缘油的直流冲击击穿电压明显高于雷电击穿电压。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显示,在强噪声环境下,只用小波变换去噪有可能带来波形畸变。相比之下,快速傅里叶变换可以用于去除窄带干扰,但它不能去除白噪声。因此,本文在综合二者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FFT自动阈值滤波法和小波变换的联合去噪技术。即先用FFT自动阈值滤波法去除部分窄带干扰,提高信噪比,继而使用小波变换将白噪声和残余窄带干扰一并滤除。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此法能有效地从较强噪声环境中提取出局部放电信号。  相似文献   
29.
热老化对变频牵引电机电磁线绝缘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牵引电机电磁线线圈绝缘的降解影响因素,将电磁线在300℃下进行热老化试验,分析其介质损耗因数、电容、电流增量、绝缘电阻及击穿电压等电性能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样的介质损耗因数、电容和电流增量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增大趋势,绝缘电阻呈减小趋势,击穿电压变化不明显,不能用剩余击穿电压等效其剩余寿命,而诊断指数可以作为评判电磁线老化程度的一个新参数。  相似文献   
30.
矿物绝缘油中腐蚀性硫与铜绕组在一定条件下会反应生成硫化亚铜(Cu2S),目前该物质被认为是影响变压器/电抗器等大型电力设备绝缘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绝缘纸表面附有Cu2S后,会导致绝缘纸的介电常数变大,同时工频击穿电压降低;采用Pig-tail模型,通过有限元原理进一步仿真研究了绝缘纸层中渗入不同程度的Cu2S时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绕组包覆的绝缘纸层中附有Cu2S后会影响与之相邻的油-纸绝缘层的电位分布,油-纸绝缘层上分布的最大场强增长率与Cu2S在绝缘纸中的渗入程度呈指数递增关系,此外,通过量化分析还得出了绝缘纸层中"允许"渗入Cu2S的"极限百分比"。研究结果为今后准确评估Cu2S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危害及相关寿命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