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5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0篇 |
综合类 | 174篇 |
化学工业 | 264篇 |
金属工艺 | 132篇 |
机械仪表 | 139篇 |
建筑科学 | 162篇 |
矿业工程 | 86篇 |
能源动力 | 58篇 |
轻工业 | 190篇 |
水利工程 | 87篇 |
石油天然气 | 108篇 |
武器工业 | 6篇 |
无线电 | 13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5篇 |
冶金工业 | 99篇 |
原子能技术 | 46篇 |
自动化技术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64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82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45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43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采用热塑性聚酰亚胺膜熔渗法,制备了单向玻璃纤维/嵌段共聚聚酰亚胺膜层压复合材料,考察了嵌段共聚聚酰亚胺的理论分子量、嵌段比(由BPDA段含量表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和嵌段比能显著影响嵌段共聚聚酰亚胺的分子链柔性,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层间剪切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随理论分子量的增大或刚性段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弯曲强度、最大弯曲模量、最大层间剪切强度和最大冲击强度分别达到1224.52MPa、31.82GPa、70.56MPa和447.55kJ/m2。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石油化工泵及国外先进标准的涵义,对API610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总结了API610标准内容的各方面特点,对标准给予较高地评价,全面总结了石油化工泵行业应用该标准的情况,对泵行业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Real-time PCR方法,用于定量检测核酸疫苗中宿主基因组的残留DNA。方法以Lightcycler平台为基础,选择大肠杆菌23S核糖体RNA基因为靶标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建立基于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并用于核酸疫苗纯化过程中间产物的检测。结果整个检测过程可在30min内完成,特异性强,检测灵敏度可达10fg/μl,其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核酸疫苗中宿主基因组残留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34.
35.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温度对N80油套管钢在模拟地层水中CO2腐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阻抗谱出现了高频容抗弧、中低频感抗弧和低频容抗弧3个时间常数,其中高频容抗弧与双电层电容和传递电阻有关,感抗弧对应膜的活性溶解,低频容抗弧与试样表面膜的生成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感抗弧逐渐缩小,直至消失,而低频的容抗弧则逐渐扩大,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腐蚀膜的生成.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腐蚀过程的传递电阻增加,这与高温下生成腐蚀膜的致密性有关. 相似文献
36.
37.
在常见的电机控制系统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是一种驱动电机旋转的高效脉冲调制方法。现介绍了矢量控制原理及其坐标变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双闭环调速系统;同时介绍了SVPWM模块的FPGA生成方法,并对SVPWM模块在QuartusⅡ中进行了验证。该方案结合了SVPWM与FPGA的优点,在高性能运动控制系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通过两种不同的混合方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树脂/聚丙烯(Nano-SiO2/ACR/PP)复合材料。利用共凝聚法制备具有沙袋结构的Nano-SiO2/ACR共混物,其增韧增强改性PP明显效果优于直接加入Nano-SiO2和ACR。当NanoSiO2/ACR/PP/PP-MAH重量比为5/10/80/5时,Nano-SiO2/ACR/PP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及杨氏模量为28.9 MPa、19.1 kJ/m2和1.20 GPa,与基体树脂相比,分别提高了40%、23%和13%。 相似文献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