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了一种基于混合集成电路工艺设计的抗辐照DC/DC变换器设计优化方法。在保障抗辐照能力的前提下,着重对转换效率和隔离反馈技术进行优化,研制了一款抗辐照DC/DC变换器。实现了在小尺寸下将30~80 V输入电压转换为8 V/80 W额定输出,转换效率达到86%。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抗辐照DC/DC变换器电参数和辐照试验验证,其抗总剂量辐照达到100 krad(Si),单粒子功能失效阈值LET≥75 MeV·cm2/mg。电路具备良好的抗单粒子瞬态能力,可在星载环境下稳定、高效工作。  相似文献   
62.
断裂构造具有控制矿床发育的作用,其发育区域常为矿产资源潜在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因此,断裂构造的位置识别解译工作对矿产勘查和灾害预警等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文章以宝鸡北部黄土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Landsat 8 OLI为数据源,采用DEM数据山体阴影渲染、水文分析、坡度分析等方法,并结合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主成分分析方法,解译出研究区13条断裂构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DEM数据处理及分析地表形态变化,可以增强黄土覆盖严重的断裂构造特征,提高断裂构造的解译精度;该区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走向为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在黄土覆盖区断裂构造解译中,水文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可更好地辅助野外地质构造调查,与已有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保持一致。该研究可用于特殊地质地貌区的断裂构造提取,为区域地质调查和构造运动演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及其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访问控制一直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重点描述了NIST标准RBAC模型,并提出了一种RBAC实现模型。该实现模型结合了Web的优势,具有灵活、方便、网络开销小等优点,可以用于大型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4.
采用单因素变量实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一种优化仙人掌果白兰地中高级醇含量的酿造工艺。结果表明,最适酿造工艺为:酶添加量20 mg/L,酶解时间36 h,酶解温度20℃,pH3.6,Lalvin D80酵母与Lalvin QA23酵母接种比例1∶3,在酶解后经压榨、蒸煮、澄清后再清汁发酵。所得到的仙人掌果白兰地高级醇含量明显下降,色泽澄清透明,果香幽雅浓郁,入口绵柔甘洌,极大程度保留了仙人掌果特有的香气风格。  相似文献   
65.
为研究渗流情况下开挖面支护力变化规律及失稳破坏模式,开发一整套离心模型渗流试验装置。通过开展不同内摩擦角干土和不同水头压力饱和土的试验,研究了不同土质开挖面支护力变化规律和前方土体渐进破坏机理,分析了同一种土渗流力对开挖面支护力及失稳响应机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开挖面后撤位移S的增大,开挖面支护力P分为迅速下降(S < 1.5D %)、到达极限支护力Plim后缓慢回弹(1.5D %≤ S ≤ 3D %)、逐渐趋于稳定值(3D % < S) 3个阶段;开挖面支护力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而较小,随着水头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土体失稳模式与土体内摩擦角有关,是一个由局部破坏到整体破坏的渐进过程,不同内摩擦角土体在土拱迭代过程中响应时间不同,渗流力加剧了土拱迭代速度和破坏力度,验证了渗流力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老窖泥的多次富集培养,从中筛选高产己酸的菌株,并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同时,选取己酸产量最高的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从3#老窖泥中筛选并鉴定得到3株高产己酸的克鲁维氏梭菌(Clostridium kluyveri)A-1、A-3、A-5,己酸产量分别为5.73 g/L、9.77 g/L、7.45 g/L。其中Clostridium kluyveri A-3的己酸产量最高,生长周期为88.5 h,其产己酸的最佳初始pH值为7.0,发酵时间为14 d,发酵温度为37 ℃,乙醇含量为2%。pH耐受范围为3.0~11.0,温度耐受范围为13~55 ℃,乙醇最高耐受含量为5%。  相似文献   
67.
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研究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料水比对青稞小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青稞为原料制作藏区特色小曲的最佳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5 d,母曲接种量2.0%,料水比60 g/100 g。在此培养条件下,青稞小曲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曲面颜色呈白色或灰白色,断面都有白色菌丝生长,有青稞特有的香气。成品小曲水分11.1%,酸度0.65 mmol/10 g,糖化酶活力1 122.0 U/g,发酵力1.42 g/0.5 g·72 h。  相似文献   
68.
为研究不同绝缘纸样在植物油中的老化行为,对FR3植物油与菱格点胶纸、DPE纸和Nomex纸构成的油纸绝缘组合,在130℃环境中开展人工加速热老化试验,测量绝缘纸在10-1~107 Hz范围内的频域介电谱(FDS),分析FR3植物油中绝缘纸样老化前后的tanδ、复介电常数实部ε′和虚部ε″,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绝缘纸的表面微观结构,并测试各纸样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三种纸样在低频下的介电谱随老化程度延长呈现降低趋势,下降幅度为点胶纸>DPE纸>Nomex纸;热老化破坏绝缘纸紧密的纤维排列结构,使其孔洞、裂纹增多;相同老化时间下DPE纸纤维结构比点胶纸纤维结构的劣化程度低;Nomex比点胶纸和DPE纸抗热老化能力更强,机械强度更稳定。  相似文献   
69.
以中国云南南盘江为研究区,利用1980年~2016年32个雨量站的降水数据、21个蒸发站的蒸发量数据和13个水文站的流量数据,基于Budyko-Fu方程,分析了流域蒸发量及敏感性与地理坐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盘江流域AET与纬度和海拔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60 7(α<0.01)和R=-0.600 3(α<0.05),且PET与纬度的关系与其一致;13个子流域的流域特征值m均与经度、纬度、海拔呈负相关,m值同时受到了经度、纬度、海拔的影响,其中m值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R=-0.888 5(α<0.01)、R=-0.622 4(α<0.05);实际蒸发量和蒸散率对m的敏感性均与纬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7 6(α<0.01)、R=0.522 2(α<0.1),且位于流域西部11个子流域的实际蒸发量、蒸散率对干燥度的敏感性和纬度之间具有2次多项式的非线性关系,降水的空间分布影响了实际蒸发量和蒸散率对干燥度的敏感性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