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光热敏微胶囊材料的囊芯固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热敏微胶囊材料可作为新型的高分辨率光信息记录媒质;本文在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平均粒径为0.4μm的光热敏微胶囊基础上,获得了囊芯的凝胶率及影像密度随曝光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囊芯光敏功能物质的凝胶率随曝光时间增长逐渐增大,显影密度随曝光时间增加而降低;不同曝光时间下微胶囊囊芯光固化程度不同是导致影像密度出现反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2.
涡流检测线圈的阻抗信号包括缺陷信号和干扰信号,缺陷信号和干扰信号存在一定的相位差,本文介绍数字移相相敏检波在涡流无损探伤的应用,使涡流无损探伤实现程序化、数字化.  相似文献   
53.
在对油田采出水水质特点及回注水水质标准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田采出水水量大、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油水分离效果较好的回注处理工艺,包括重力分离法、气浮法、水力旋流技术、粗粒化技术、过滤法、混凝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和膜分离技术等,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同时介绍了2种国内研发的采出水处理新装备,分别是应用于海上油田的小型化管道式油水分离器和应用于陆地油田高含水期的一体化预分水装置。最后展望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低成本、高效率、小型化、自动化是今后采出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4.
NY—875杀菌剂的筛选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伟  苗建生 《油田化学》1989,6(1):45-49
NY-875新型杀菌剂由有机胺和苯酚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与甲醛复配而成,具有良好的杀菌和缓蚀作用,水溶性好,具有一定消除硫化氢的能力。现场试验证明:NY-875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经济的新型杀菌剂。  相似文献   
55.
由于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其耐久性问题的研究涉及因素较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水工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影响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对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的抗冻性及抗渗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水工结构耐久性问题的工程解决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6.
时晨  党伟  任帅  田松杰 《硅谷》2012,(5):11-11
目前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它之所以受大家的欢迎在于智能手机有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强大的数据读取功能使智能手机成为大家竞相购买的新宠。智能手机已取代电脑的一些位置。然而由于手机内存的限制,在装入内存卡后,仍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进行硬盘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的需要。基于USB串口的智能手机直读U盘装置,通过转换USB串口的装置,从而达到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并结合数百项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侧重於)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可供行业(建筑企业、企业定期、安全执法、节日前后、班前班后、季节性、验收性、经常性等)安全检查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直流系统的控制方式灵活多样,这就要求在潮流计算中充分考虑直流系统的控制作用.结合双端直流系统在典型控制方式下运行状态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交直流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统一法思想,在潮流计算中充分考虑了换流变压器分接头的控制作用和直流系统运行方式的转换.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潮流计算方法在处理换流变压器分接...  相似文献   
59.
有机孔是页岩气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也是页岩气储层区别于常规油气储层的重要孔隙类型。目前对有机孔的类型和特征、发育载体及其影响因素等的认识还存在较大争议。系统回顾国内外页岩有机孔的研究现状,调研分析有机孔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展望有机孔的攻关研究方向,研究认为,页岩的有机质类型是控制有机孔发育的根本因素,矿物类型与组成、成岩作用以及由脆性矿物形成的刚性格架是有机孔形成并保持的重要保障,热演化程度和地层压力对有机孔的发育和保持具有重要的影响。建议加强有机质类型(成烃生物)、不同有机质类型的生烃和排烃模式、矿物类型及其成岩作用(刚性格架形成时间)、页岩生-排烃与矿物成岩作用之间的有机—无机协同演化机制研究,探讨有利的页岩有机孔类型及其发育模式,加强页岩不同尺度储集空间定量表征、有机孔连通性及其影响因素等研究。未来需进一步关注深层—超深层页岩有机孔的发育特征及其保存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60.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轻烃(C6H14和C7H16)吸附、N2和CO2吸附、岩石热解、有机地球化学、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以及Dent吸附热力学模型与Horvarth-Kawazoe (HK)、Barrett-Joyner-Halenda (BJH)孔隙结构理论解释模型,系统开展了页岩油的微观赋存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建立了页岩油吸附能力预测的数学模型和赋存状态演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液态烃蒸气等温吸附实验和孔隙结构理论解释模型,可揭示一定范围孔隙中(孔径小于125 nm)页岩油的微观赋存特征。页岩中的吸附油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吸附油膜,其平均厚度随孔径增加呈Langmuir型吸附曲线增长。页岩油主要赋存于孔径小于25 nm的介孔中。当孔径小于3 nm时,孔隙内以赋存吸附油为主;当孔径大于3 nm时,孔隙内主要为游离油。页岩中的游离油量与孔缝空间、含油饱和度呈正相关关系。吸附油量与脆性矿物含量、宏孔结构参数无相关性,与总有机碳(TOC)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微孔和介孔的比表面积与孔体积、轻烃类型以及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与埋深和成熟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关系,且有机质是页岩中吸附油的主控因素。镜质体反射率为0.75%是页岩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转变的成熟度界限,而镜质体反射率为0.85%~0.90%则是页岩"含油性高、可动性好"的最佳成熟度窗口下限。在延安地区,1 000~1 200 m以深是延长组7段3亚段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的有利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