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8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了RDX基复合炸药爆压、爆速、爆热和爆容等爆轰参数,分析了Al/AP摩尔比对复合炸药爆轰性能及爆轰能量释放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相应的经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着Al/AP摩尔比的增大,复合炸药的爆热、做功能力示性数减小,而爆压、爆速及爆轰能量转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72.
采用混合溶剂Na HCO_3-ZnO半熔融样品,以水提取分离干扰离子,用碘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磷矿中微量的碘。在熔样过程因NaHCO_3分解放出CO_2,使矿样与空气隔绝,避免了微量碘被氧化而损失。该法测定碘的回收率99.5%,相对标准偏差(RSD)2.0%,精密度和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73.
丙烯酸系列的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耐水性能,以丙烯酸乳液配制的水乳建筑密封膏施工方便,无大气污染,是当前大型墙板和各种轻板建筑迫切需要的中档防水建筑密封材料。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等单位,自1983年开始研制与应用丙烯酸建筑密封膏,并于1985年10月通过部级鉴定。丙烯酸密封膏物理力学性能优良,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美国同类产品DAP标准。现将其性能、施工及工程应用情况简介如下: 一、物理力学性能丙烯酸密封膏具有良好的施工挤出性能,可制成非下垂的密封膏,适用于垂直缝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以高固含量、低玻璃化温度以及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纯丙烯酸乳液为胶结剂,经化学改性而制成的CB型丙烯酸建筑密封膏的特性和在工程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该种密封膏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居于国内同类产品的领先地位,且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指标。尤以该产品价格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价格,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5.
针对我国在废旧火炸药绿色处理方面发展较慢等问题,对国内外废旧火炸药绿色处理技术的进展进行研究。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国内外在废旧火炸药处理技术上的管理和技术现状,指出国内存在的差距,并就国内现状提出几点建议。该研究可为我国废旧火炸药绿色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纳米Al粉可以提升推进剂或炸药配方的能量,但是纯CL-20或其与一定量Al粉的复合物均具有较高的感度,因此获得低感度的CL-20与Al粉均匀复合物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全氟羧酸修饰的纳米Al粉为表面活性剂,CL-20和TNT的乙酸乙酯溶液为油相制备Pickering乳液,研究了纳米Al粉用量和静置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成功制备出球扁形核壳CL-20/TNT共晶@Al复合物,对其形貌、晶型、热分解和安全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粉含量为1%、10%和20%时可以获得稳定的乳液;静置时间少于100 min时,可以获得稳定的乳液;X射线粉末衍射(XRD)结果表明,两种炸药形成了CL-20/TNT共晶;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所形成的球扁形共晶尺寸约为20~40 μm,纳米Al粉均匀包覆在共晶表面;复合物的特性落高H50为35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为30%,安全性能高于纯CL-20。采用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非含能组份,理论上没有降低CL-20/TNT共晶@Al复合物的能量,有望为含CL-20、Al的高能推进剂和炸药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7.
冯晓军  薛乐星  冯博  潘文 《兵工学报》2021,42(8):1631-1637
为改善铝粉在炸药爆轰过程中的动力学条件,采用喷雾包覆法制备奥克托今/铝(HMX/Al)复合粒子,并基于该粒子制备含铝炸药,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红外光谱分别对HMX/Al复合粒子形貌、表面元素组成以及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机械感度、爆热、金属驱动和爆炸罐试验,研究HMX/Al复合粒子基含铝炸药的爆炸性能。结果表明:粒径为13 μm、未经酯类物质清洗及无氟橡胶2603(F2603)预包覆的铝粉有利于形成“外嵌内包”的微结构;HMX/Al复合粒子通过非键作用形成复合结构;制备工艺对撞击感度无显著影响,“外嵌内包”微结构可将HMX/Al复合粒子的摩擦感度由88%降低至12%;HMX/Al复合粒子基含铝炸药的爆热、驱动金属飞片的最大速度和后燃最高温度比传统含铝炸药分别提高5.5%、7.3%和6.4%,证明HMX/Al复合粒子可以使铝粉提前参与爆轰反应,提高铝粉反应完全性。  相似文献   
78.
测定磷灰石中氧化镁时分解试样的溶剂多用王水或碱熔[1],操作费时且气味大,为此,实验用KCl-HNO3混合溶剂溶样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较环保等特点,经与碱熔样测定MgO结果相比较,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9.
为了对常用组分构成的炸药燃烧转爆轰(DDT)过程进行预估,采用熔铸工艺制备了P1(40%TNT/60%RDX)、P2(40%DNTF/40%HMX/10%TATB/5%Al/5%添加剂)、P3(25%DNTF/40%AP/30%Al/5%添加剂)3种混合炸药,采用浇注工艺制备了P4(30%RDX/30%AP/30%Al/10%添加剂)炸药,用同轴电离探针测试技术对4种炸药进行了DDT试验,从DDT管的破碎状态、DDT过程中波阵面传播速度及爆轰转变距离分析了DDT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炸药P1、P2、P3发生了DDT,爆轰转变距离范围分别为750~825mm、375~450mm、675~750mm,炸药P4未发生DDT;炸药P2的DDT管破裂最剧烈,炸药P3次之,炸药P1最小,表明DDT管的破碎程度与炸药的爆压正相关;炸药配方中含有热分解温度接近的组分,使热分解放热量快速叠加,促使燃烧状态失稳,提高燃烧向爆轰的转变;浇注成型工艺由于存在惰性添加剂对炸药组分的隔离包覆和吸热作用,降低了炸药由燃烧向爆轰转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0.
以RDX为主炸药,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Al粉和AP制成6种RDX基复合炸药,采用水中爆炸实验研究,从冲击波参数和气泡参数等方面分析了Al粉和AP对复合炸药水中爆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炸药含量不变时,随着Al与AP摩尔比的增大,冲击波峰值压力、时间常数、冲量和能流密度都逐渐减小,气泡周期、气泡能和最大气泡半径先增大后减小,当Al与AP的摩尔比为3.8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