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0篇
化学工业   8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应用于土石坝坝体和地基的液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在应用规范方法和动力反应分析法判断坝体和地基液化时应注意的问题。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和影响深度比较大,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不采用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作为液化初判指标是合适的。采用相对含水率判别少黏性土的液化,对9度区以下(包括9度)区域是有效的,对于9度以上区域,则难以涵盖可能液化的土类。采用动力反应分析进行液化判别时,结果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本构模型,以及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是否合理,且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液化的评价标准不同,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判别结果,需要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坝基覆盖层可能液化土体,由于受试验控制密度、级配和原位结构性等的影响,室内试验准确确定覆盖层静动力计算参数困难很大。此外,试样和试验结果的代表性也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包括复杂深厚覆盖层地基的土石坝工程,建议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其液化可能性。  相似文献   
52.
由于目前高土石坝强震记录资料缺乏和其它试验技术的局限性,土石坝的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仍是当前研究大坝结构地震残余变形特性和破坏机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两河口高土石坝模型坝的地震残余变形特性和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状态,并类推分析原型高土石坝的地震残余变形规律和动力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心墙堆石坝的地震残余变形相对较小;坝体动力破坏的形式主要是河谷段、靠近坝顶坝坡的散粒体滑移和浅层滑动;多维地震动,对坝体的地震残余变形控制和动力稳定不利.基于试验结果和分析,建议在高土石坝抗震设计中,加强对河床坝段坝顶区的保护.  相似文献   
53.
超高心墙堆石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强震区兴建高坝抗震问题非常突出。振动台模型试验是研究土石坝动力反应和震害机理、验证动力计算方法的有效手段。论文以300m级的双江口超高心墙堆石坝为依托,介绍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并利用等效线性模型对模型坝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对试验值和计算值的比较,验证了等效线性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坝体的动力反应。两种方法均反映出坝体最危险位置在下游坝坡0.75~0.85H处,且空库比满库的地震反应明显偏大。但是,有限元难以准确模拟松散边坡的表面放大效应,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偏小;且等效线性方法属于非线性粘弹性模型,不能反映先期振动和坝体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54.
为融合铁系与铝系絮凝剂的优点,以钢厂废渣或赤铁矿尾矿、粉煤灰和浓硫酸为原料,合成了不同Fe3+/Al3+比的复合阳离子型聚合硫酸铝铁(poly-alumino-iron sulfate,PAFS)絮凝剂。利用沸点升高法、络合滴定分析法(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hyl acid,EDTA)和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等方法对合成的PAFS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PAFS的密度为1.45~1.64 g/mL,Fe3+含量>160 g/L,Al3+含量10.29~99.18 g/L,平均分子量为5.1×104;IR光谱显示PAFS是羟基桥联结构。利用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和混凝试验确定了制备PAFS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自制PAFS与市售絮凝剂聚合氯化铝的絮凝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AFS对黄河水的除浊率达到了100%,对COD的去除率达到40%,和工业产品聚合氯化铝相比,制备的PAFS具有除浊率高、投药量少、成本低的优点,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5.
进行面板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可以得到模型坝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等动力特性以及加速度放大倍数的分布、面板的应变和应力、坝体残余变形等动力反应性状。一方面可以作为验证和改进面板坝地震动力反应计算模式、分析方法及计算程序的基本资料,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面板坝振动台模型相似律,探讨将模型试验结果推广到原坝型上的原理和方法,进而研究面板坝的动力特性、地震动力反应性状及破坏机理,讨论面板坝的抗震性能。在此介绍黑泉水库面板坝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进行的技术探索情况。  相似文献   
56.
利用液相生化法烟气硫脱技术(BFGD法)脱除废气中的SO2设备简单、投资少,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脱硫新技术。文中分析了该方法的机理、理论和实验上的可行性,并提出采用新型三层滤料可弥补技术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一种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测定土石料动剪切模量的近似方法,首先根据振动台模型坝体白噪声微振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可获得坝体动力特性参数,进而利用剪切梁公式可确定模型土石料的动剪切模量和模量系数,以双江口振动台模型试验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8.
玉滩水库筑坝材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以砂岩和泥岩为代表的软岩材料作为坝体填筑料的压实特性,以重庆玉滩水利枢纽工程为例,通过对2种筑坝料进行现场碾压试验研究。探讨了铺土厚度、碾压遍数、激振力等参数对压实干密度的影响,分析了振动碾压引起的颗粒破碎及表面沉降现象,提出了坝体碾压参数建议值,为坝体设计及施工提供了依据,并为同类型筑坝材料现场碾压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堆石坝整个防渗体系的核心结构,其结构安全性是整个大坝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强震作用下,面板产生动应力应变反应与静力作用效应相叠加,可能会对面板的结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故面板的地震动力反应特性一直都是大坝抗震设计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高面板堆石坝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面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各向动应变反应过程及其极值空间分布规律,再根据面板动应变反应过程和材料力学理论分析面板的动应力反应过程及其极值空间分布特性,并利用振动台模型试验成果推求研究原型坝混凝土面板的动力反应特性。研究表明:振动台模型试验实测面板三向应变反应过程及其推求的主应变、主应力过程符合对面板动力反应特性的一般认识,振动台模型试验可作为研究面板动力反应特性的重要手段;沿竖直方向上,面板的大、小主应变极值均出现在0.6倍坝高左右的高程上;和应变分布规律基本对应,面板的大、小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极值同样分布在0.6倍坝高左右的高程上;面板在地震中所受动拉应力水平总体低于动压应力。  相似文献   
60.
依托于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开展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砂砾料现场和室内的相对密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合理确定筑坝全级配料对应的最大、最小干密度值,为下一步碾压参数的确定提供基础参数,从而确保大坝压实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现场试验使用原级配料,最大粒径600 mm,室内试验使用等量替代法制备的模型级配料,最大粒径300 mm。最小干密度采用松填法,最大干密度现场采用振动碾压法,室内采用表面振动法。通过对不同原型级配料和模型级配料的最大干密度以及最小干密度的对比分析,来揭示粗砾含量、替代量与现场和室内试验的最大、最小干密度的特性关系。研究表明,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的最大、最小干密度与粗砾含量的规律是相同的,即密度值随粗砾含量增大先增大,随后减小;对于最大干密度,现场试验总比室内试验要大,两者间的差值随模型级配料的替代量增大而增大,主要是由等量替代后缩尺效应引起的;对于最小干密度,现场试验不全都比室内试验大,没有很明显的规律,主要受人工装填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