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论述了文昌桥工程概况、桥位环境、桥梁总体设计、细部构造设计以及施工工艺,并对桥梁的主体构造强度、刚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P91钢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P91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时使用较低的焊接线能量有助于降低焊接接头组织的晶粒尺寸,减少马氏体板条块宽度,从而改善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HR3C钢管试样在不同内压蠕变试验时间下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分析了HR3C钢析出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压蠕变试验后,HR3C钢管试样晶内和晶界上均析出弥散分布的NbCrN相,此外M23C6碳化物在晶界形成连续链状分布,并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发生聚集和粗化,M23C6碳化物在晶内析出弥散分布的方形颗粒,在孪晶界以长板状析出;弥散分布的NbCrN相和M23C6碳化物以及晶界连续分布的M23 C6碳化物产生弥散强化和晶界强化,导致内压蠕变试验后HR3C钢的强度和硬度均明显增大,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不断聚集的M23C6碳化物弱化了晶界强化效果,使得HR3C钢抗拉强度略有下降;内压蠕变试验后,晶界连续分布的M23C6碳化物导致HR3C钢室温下冲击吸收功和断后伸长率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电力工业耐磨材料研究规划、使用规范的历史沿革与当前相关工作进展现状,针对DL/T681-201X燃煤电厂磨煤机耐磨件技术条件、DL/T680-201X电力行业耐磨管道技术条件两个标准的编制任务提出了框架建议及设想,对于今后我国电力行业耐磨件和耐磨管道的技术及使用,本文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和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9Cr-1Mo-V-Nb-N钢管的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9Cr-1Mo-V-Nb-N钢厚壁无缝钢管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16个力学性能指标的多指标综合量化评估法得到了优化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工艺的正火温度为1055℃±15℃,回火温度765℃±15℃.经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厚壁管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正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TB12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正火温度范围为1040~1100 ℃,回火温度范围为740~780 ℃.TB12钢经正火 高温回火热处理后为回火马氏体 块状铁素体的组织.随正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具有增加的趋势,金相组织中块状铁素体的含量是一个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但晶粒未发生长大.随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由高到低变化非常显著,780℃时的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Taq DNA聚合酶的制备效率.[方法]利用Ni柱亲和色谱纯化载有6xHis标记的Taq DNA聚合酶,并重组载体,利用Taq DNA聚合酶的耐热特性,对粗提液75℃处理1h,之后通过PCR试验验证制备酶液的活力.[结果]所获重组的pET-32A-Taq能够在BL21(DE3)宿主菌中高效表达并可通过热变性去除杂蛋白,获得了活力远高于购买的Taq DNA聚合酶的酶制剂.[结论]使用热纯化法制备的Taq DNA聚合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能满足常规大量PCR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及断口分析等方法,对某厂300MW机组锁口叶片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断裂属于高周疲劳断裂,与叶片表面存在的线性缺陷有关。并针对叶片失效情况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12Cr-2W—Mo—V—Nb—N—B钢的热处理工艺与组织结构和强塑性能的关系,分析了正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金相组织、亚结构、强度、塑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钢经正火回火后获得了回火板条马氏体与块状铁素体聚合型双相组织,晶粒尺寸不随正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回火时马氏体发生多边化回复而不出现再结晶。正火回火后钢的强度和塑性优良,575℃的持久强度试验证明钢的热稳定性优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电站用12%Cr型马氏体耐热钢不同工艺热处理的组织性能研究表明,正火(1 020~1 070℃×1 h)+回火(760℃×2 h)或高温退火(1 050℃×1 h)+回火(760℃×2 h)工艺热处理后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硬度在CSN417134—1977要求范围内;等温退火(1 050℃×1 h→670℃、750℃、870℃)+回火(760℃×2 h)工艺热处理后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珠光体,硬度在标准要求范围内;不完全退火(850℃、870℃)工艺热处理后会得到深浅二区域组织,其中深色区域为颗粒状珠光体,浅色区域为铁素体+碳化物,并且试样的硬度低于标准要求的下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