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2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吴东垠  潘玉凯 《新能源》2000,22(2):15-17
燃油锅炉燃烧乳化重油有一定的节油效果。本文介绍了乳化油的制备及掺水方法,分析了乳化油蒸发、燃烧过程及其节油机理。  相似文献   
12.
多组元液雾在高温高压气体中微爆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乳化油滴和乳化油喷雾的燃烧微爆机理进行多组元液雾在高温高压气体中微爆过程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内外几个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实例,介绍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超临界压力锅炉在提高能源转化率,减少CO2排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指出发展方向是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合理组织内燃烧工况,完善低NOx燃烧器,开发炉内脱氮脱硫技术,随着蒸汽参数提高,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受热面高温腐蚀,提高机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在燃烧含硫的煤和石油等燃料的过程中,要向大气排放SOx气体.例如:当煤的含硫量为1%时,烟气中SOx气体的浓度可以达到百万分之600~700.若不采取脱硫措施直接燃烧含硫量为5~6%的煤种,则烟气中SOx浓度竟高达百万分之4000.到目前为止,已开发了多项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行配置的复合型乳化剂,通过超声波方法制得了柴油和水乳化液,并进行了相应乳化液的黏度特性实验.乳化液在给定组分配比下近似为牛顿流体,乳化剂种类、质量分数以及乳化液组分等均对乳化液的流变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组分相同的乳化液,黏度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和黏度的增加而增加;当乳化剂质量分数和黏度相同时,乳化液的黏度随着乳化液中柴油质量分数(柴油不少于50%)的减少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水煤浆燃烧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水煤浆雾化一悬浮燃烧技术和水煤浆流化床燃烧技术。以上两种水煤浆燃烧技术在胜利油田均有运行的实例。文章比较了两种燃烧技术的优劣,水煤浆流化床燃烧技术实现了水煤浆的低温燃烧,解决了水煤浆雾化一悬浮燃烧带来的易于结焦、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抑制了热力型NO2的生成与排放,系统简单,成本低,具有较多的优势。文章推荐水煤浆流化床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17.
燃煤锅炉在低负荷和煤种变化时的稳定燃烧和燃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介绍高坝电厂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控制系统、脱硫系统的工艺和运行特点,供国内同类型锅炉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洁净煤技术应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东垠  马玉峰  李中树 《电站辅机》2007,28(2):19-22,25
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物控制等新技术.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等洁净煤技术均是比较具有竞争力的技术,其中,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我国发展较快,现已有大型化的运行实例(1 025T/H),目前正开发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商业运行刚刚起步,华能绿色煤电天津IGCC电站工程250MW机组已经开始启动,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技术还有待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压力热回收锅炉的结构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东垠  田文栋 《中国电力》1999,32(12):37-40
压力热回收锅炉是整体煤气联合循环(IGCC) 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在国内还是一项新兴技术。文中介绍压力热回收锅炉的结构特点和运行特性,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较为详细地介绍压力热回收锅炉的研究内容,对它的发展趋势作简要说明,为我国开发和引进IGCC 示范电站提供有益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