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1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6月8日,上轮公司乘用轮胎厂召开了质量工作大会。会议就该厂当前的质量情况和下阶段如何进一步狠抓质量工作作了分析和部署。今年1~5月份,我厂轮胎产量完成170.6万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9%;产值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42.6%;外观一级品率98.7%,出口合格率94.8%,废品率0.63%;原材料、能源、设备、项目、可控费用等方面均处于受控状态,产品单位成本同比下降近5%。虽然在总体上取得了成绩,比去年有较大进步,但从技术质量指标、质量体系审核、现场工艺执行、用户反馈等来看,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2.
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针对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非线性系统的连续-离散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卡尔曼滤波和数据融合算法的优点相结合的估计技术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使用连续-离散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加权融合算法,可以降低系统测量量的噪声干扰,并明显改善传感器测量参数的估计精度,其算法也是递推算法,可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93.
融合密码学发展的成熟技术,结合实践应用场景,建立了包含基础实验平台、实训平台和创新应用平台的三层次密码实践环境,提出任务部署、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和撰写报告五阶段教学法,重点培养密码实践技能、密码应用方案制定和密码问题解决的能力。  相似文献   
94.
95.
针对气藏低压开采阶段暴露出低能、低产、积液井多、生产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应用了多种新技 术和新方法,提高了气藏产能和气井开井时率,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配套技术,使气藏低压开采阶 段保持相对稳产,最终采收率提高29.3%,该技术对类以气薮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6.
基于嵌人式技术的鱼雷制导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吴旭光 《鱼雷技术》2004,12(2):25-28
讨论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及ARM技术,着重研究了其在鱼雷制导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并与目前的鱼雷制导系统作了比较。研究表明,使用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鱼雷制导系统优于传统的鱼雷制导系统。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暂堵酸化工艺的选井原则,给出了酸液及暂堵剂用量的计算公式。对所筛选出的暂堵剂进行了岩心评价试验,对暂堵剂的溶解性及暂堵强度进行了测定。现场实施暂堵酸化施工5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暂堵有效率87.3%。  相似文献   
98.
不确定性系统的鲁棒辨识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旭光 《控制与决策》1996,11(A01):113-118
对适合控制的辨识即鲁棒辨识的发展作了综述。首先给出鲁棒辨识的缘由、提法和一些基本概念;然后讨论了集员辨识的理论和发展,H∞辨识以及部分结论;最后论述了适合控制的辨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
基于CAN总线的集散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基于现场总线的集散控制系统,并与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同时详细地阐述了在现场总线中得到广泛应用的CAN总线的构成、特点,给出了CAN节点的多种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0.
三维地质特征模型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手段,对高升油田高18块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在地震解释、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小层对比、录井解释、物性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该井区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1-3】,实现了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