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水利工程   22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太湖流域治理与管理的要求,按照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工作总基调要求,以智慧太湖顶层设计为指导,分析流域治理与管理对于信息化方面的主要需求,梳理太湖流域管理局水利信息化支撑强监管在数据监测、信息共享、业务支持、监管应用、基础设施、监督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主要短板。针对智慧太湖建设中数据整合共享,信息监视预警,调度会商决策,综合业务监管等阶段成果,对信息化补短板支撑强监管作探索思考,有助于智慧太湖建设工作的延伸、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主要由流域水情遥测系统和流域防汛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构成。流域水情遥测系统则1个局中心、7个分中心、9个中继站和76个遥测站组成。流域防汛信息传输网络系统主要是在流域内的7个分中心设置接收水情遥测数据的专用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和交换,将信息传输给有关防汛部门,为流域洪水调度和防洪抢险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太湖流域开展引江济太调水是维持流域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是发挥水利工程内在功能的要求,是兼顾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调度配置和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文中回顾了引江济太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历程,分析了调水在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以及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方面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对太浦闸和太浦河泵站进行联合调度的原型试验,观测太浦河流量对太浦河下游和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质的影响,利用太湖雨洪资源向太浦河下游供水,可改善黄浦江上游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实施引江济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水污染治理明显滞后,流域水质型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全面实施引江济太生态调水,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快了太湖水体置换,促进了河网水体有序流动,增加了水环境容量,维护了流域河湖健康.引江济太生态调水是人水和谐理念及"两个转变"工作思路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湖流域利用水利工程实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既是流域治理和管理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晶,又是新时期治太事业的新亮点;既是治理不断恶化的太湖流域河湖水生态系统必然要求,又是治太历史上一次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更体现了新时期维护河湖健康作为水利部门根本任务的理性选择。5年多来,依托于引江济太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积极开展流域水资源调度,保障了流域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改善了河湖水生态与环境,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吴浩云 《中国水利》2004,(19):20-22
太湖流域河网密布,具有通江达海、内低外高之地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太湖流域多次出现了洪涝灾害,社会经济遭受了一定损失.近几年来,太湖流域又多次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水环境污染也呈日益加重的趋势.太湖流域出现的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再次示醒人类:必须坚持科学的治水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组件的防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汛信息包括气象、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等各类综合信息,是防汛工作的依据。本文按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三层架构体系,运用基于WEB的组件技术构建防汛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防汛抗旱工作人员及时提供便捷、迅速、及时的全方位信息资讯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的引江济太水量水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引江过程中水质水量关系时,先采用相关分析理论判断水质与水量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两者的相关程度,再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建立初始水质情况与达标时所需引水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由于望亭立交闸下的水质会受到望虞河干流各站点水质的影响,因此在考察水质水量的关系时,初始水质情况由各站点的初始水质共同决定,达标时所需的引水量由各站点水质均达标时流经望亭立交闸下的累计引水量决定.在对水质水量建立回归模型时,考虑到季节变化的因素以及异常值的影响,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不同情况下的回归模型,并通过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来确定最终模型,从而保证水质水量关系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太湖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改善流域水环境的需要出发,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流域的水利现代化,切实提高流域综合管理与治理水平,全面总结了太湖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流域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