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88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Ni、C改性的TiO2电极材料,并对材料的晶型结构、表面形貌及比容量、充放电效率、循环性能、阻抗、比能量和比功率等性能进行了研究.使用1mol/L MeEt3NBF4/PC电解液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稳定的循环性能.在500 mA/g的电流下,比容量为13.40mAh/g,放电比能量为24.12Wh/kg,比功率为1012.03W/kg.  相似文献   
102.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电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金刚石、氧化铝、碳化硅等陶瓷材料与镍或铜锡合金共沉积的研究,证实了溶液中陶瓷微粒的有效表面电荷密度和电极与溶液界面间场强是影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电沉积的关键性因素.镀层中金属与陶瓷微粒之间,无新相生成,不存在明显的化学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理论能够合理地解释金属陶瓷电镀层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3.
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MH-Ni蓄电池容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MH Ni电池放电容量的预测和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某一状态下MH Ni电池的放电容量是放电电流、电压、温度以及过去电池充放电的历史等参数的函数。运用ANN方法,即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可逼近任何多输入输出参数函数的性能,预测了不同放电电流和电压下MH Ni电池放电容量的大小,结果表明,ANN方法有良好的实用性,可用来预测MH Ni电池的放电容量。  相似文献   
104.
用在不同PH值下制备的共沉淀前驱体合成了LiCo1/3Ni1/3Mn1/3O2材料。用XRD、IR、ESEM、交流阻抗、充放电测试仪测试了PH值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1条件下合成的材料的层状结构特征和结晶度较好;pH值对材料颗粒的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所有材料的粒径均在0.3~0.7μm范围内;pH=11时合成的材料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163.48mAh/g),循环性能最好,可能是由于此条件下合成的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荷传递速率较快所致。  相似文献   
105.
通过不同电流密度下固体微粒在镀液中含量与镀层中含量的关系,研究不同粒度的金刚石微粒与镍共沉积的动力学问题.实验中发现金刚石粒度对表征微粒弱吸附特性的常数k影响很大.电极与溶液界面间场强对微粒的弱吸附也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比它对强吸附的影响小得多.  相似文献   
106.
赵巍  徐强  周立新  唐致远 《电池》2007,37(4):318-321
铅酸蓄电池的比能量低,主要是由板栅中的铅用量较大,采用轻型板栅是解决此难题的方法.从轻型板栅的基体和涂层的制备方法等方面综述了轻型板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7.
用在不同pH值下制备的共沉淀前驱体合成了LiCo1/3Ni1/3Mn1/3O2材料.用XRD、IR、ESEM、交流阻抗、充放电测试仪测试了pH值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1条件下合成的材料的层状结构特征和结晶度较好;pH值对材料颗粒的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所有材料的粒径均在0.3~0.7μm 范围内;pH=11时合成的材料的放电比容量最高(达163.48mAh/g),循环性能最好,可能是由于此条件下合成的材料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荷传递速率较快所致.  相似文献   
108.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致远  高飞  韩彬 《化工进展》2006,25(2):159-162
Li4Ti5O12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在Li 嵌入和脱出的过程中,其晶型不发生改变,被称之为“零应变材料”。因而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平稳的放电电压,能够避免电解液分解现象或保护膜的生成,安全性和可靠性得以大大改善。详细描述了Li4Ti5O1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介绍了Li4Ti5O12的两种合成方法以及掺杂改性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9.
唐致远  潘丽珠  宋世栋 《电池》2002,32(Z1):21-2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双功能氧电极纳米级催化剂La0.6Ca0.4CoO3,LaNiO3,LaNi0. 9Fe0.1O3,L80.95Sr0.05Ni0 9Fe0.1O3,用XR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稳态极化曲线考察不同催化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级钙铁矿型催化剂LaNi0.9Fe0.1O3和La0.95Sr0.05Ni0 9Fe0.1O3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0.
电动车用6DZM20型号的阀控铅酸(VRLA)蓄电池比6DZM14型号的使用寿命降低很多,在循环早期就出现容量衰减。通过对两种型号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IMP)等实验测试以及超细玻璃纤维(AGM)隔膜中的酸度分析,发现6DZM20电池在充电时,正极中的PbSO4不能完全转化为PbO2,造成极板下半部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非常低。实验发现,极板上下部分的电流密度分布不均匀使得远离极耳的极板下半部分电流密度很小,硫酸分层造成电池下部的硫酸密度过高等现象都会导致电池出现早期容量衰减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