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9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镁合金压铸工艺参数的模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FLOW3D 9.2软件对AZ91D镁合金平面薄板件进行了模拟,对填充压力、温度、速度分布以及凝固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最佳的压铸参数条件,阐明了镁合金压铸过程遇到的缺陷问题,对压铸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利用UG5.0软件的WAVE技术制作了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模板,采用参数化驱动,可以快速地生成类似零件的各工艺模型及文件,从而大大提高工艺编制的速度,且为实现工艺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基础,为CAPP的实现提供了3D工艺模板.  相似文献   
23.
线性双折射效应是限制光学电流传感器实用化的关键因素。文中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实现光学电流传感器线性双折射效应的补偿,介绍了网络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线性双折射效应的具体补偿方法,并将本方法与采用BP网络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向基函数网络实现光学电流传感器性双折射效应的补偿具有速度快、精度和简便实用的特点,是行之有的。  相似文献   
24.
光学电流传感器系统的线性双折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于测量电力系统电流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系统 ,用矩阵光学方法建立了既具有旋光效应又具有线性双折射效应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系统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线性双折射效应对光学电流传感器在灵敏度、线性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说明 :线性双折射效应是限制光学电流传感器实用化的关键因素。文中提供了一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解决线性双折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随着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的迅速发展,作为VoIP的主流协议的SIP协议成为各大运营商和设备商所关注的热点,出现了许多用SIP协议来通信的软终端.为了可以引入更多的用户对呼叫中心的使用,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和CSTA呼叫模型的实现方法,将SIP协议和CSTA呼叫模型结合起来,用SIP协议来实现终端和服务器的通信并实时对外汇报终端状态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实现第三方监控,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
对SKD61模具钢高速切削进行正交实验分析,探讨切削速度、进给率和切削深度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得出当切削速度为24000rpm、进给率0.03mm与切削深度0.1mm组合可获得最佳的切削质量。  相似文献   
27.
此2004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校"电工学"课程以系列化课程建设为重点,以立体化教材建设为抓手,努力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和可持续发展。重构与优化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建立了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为特征的,适应多院系、多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28.
在新课程环境下,有些教师把课程背景作为活动背景,从而导致了主题活动泛滥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教师没有真正理解主题活动的实质.那么当前我们的主题教学活动出现了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29.
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由于其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有人开始提出质疑:任务驱动是不是万能钥匙?我们不应忽略其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仅从目前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现象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0.
铝合金压铸件从压铸模取出后,在不同的冷却水温下,对铸件的冷却效果及残热现象进行研究,寻求最佳的冷却水温,使铸件温度控制在最优范围内,以获得最佳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