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6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计及入网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光  戴攀  周浩  孙可  沈扬 《电网技术》2013,37(1):82-88
分布式电源和入网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使配电系统重构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计及入网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机会约束优化重构模型和求解方法。首先,以1d为重构周期、最小化网损为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系统重构的数学模型;其次,在计及负荷和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策略,并基于半不变量法和Cornish-Fisher级数展开推导了随机潮流公式;之后,提出了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所提出的优化模型。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来说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国内10 kV配电网中主流类型开关设备的20 kV升压改造情况,对移开式开关柜、固定式开关柜和环网柜提出了采用内部结构优化的升压改造方法,为将来10 kV配网逐渐升压至20 kV电压等级的过程,提出了经济、可靠的开关设备升压改造方案。研究表明,在确保柜体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内部结构优化改造的方法可以使目前国内大部分种类的开关设备达到20 kV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63.
为评估在地线上安装水平侧向短针对输电线路的绕击保护效果,提出并建立了三维的电气几何模型(EGM)来计算水平侧向短针对导线的保护距离,总结了其安装和使用的规律。对110~500kV典型杆塔的计算结果表明:水平侧向短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每根水平侧向短针的保护距离有限,其防绕击效果较依赖于安装数量;并且水平侧向短针对导线的保护距离受到导地线相对位置的较大影响,仅对部分保护角和塔头尺寸都较小的单回线路有效;而对于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水平侧向短针无法起到实质上的防雷保护作用;此外,安装水平侧向短针后还会对地线的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水平侧向短针的绕击保护效果有限,适用范围较窄,限制了它在输电线路防雷保护中的应用,该防雷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相似文献   
64.
地铁列车运行引发车站临近地下空间楼层振动,对其理论完善有赖于现场实测及数据分析。本文以紧邻地铁车站的某大型地下空间为例,基于Imote2无线传感器网络平台,对地铁列车进站-停靠-出站阶段地下空间楼层振动效应进行了实测。分别获得了加速度时程谱与频谱,计算出楼层测区内的Z振级分布,并对三分之一倍频程各中心频率的分频振级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楼层钢筋混凝土楼板在弹性波传播方向上存在阻尼作用,但对于不同频率的弹性波,其阻尼耗散程度不同;弹性波在楼层内传播过程中,不仅存在振幅随传播距离增大而衰减的现象,还存在复杂的波动干涉行为,并导致振动效应放大区的出现;测区楼板被激发出的前两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60 Hz与3.15 Hz,二者的分频振级均小于60 dB,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较小;为降低楼层振动效应对建筑体及附属设施的不利影响,可考虑采取进站提前减速、出站推迟加速的方法,亦可考虑在局部地铁道床采取减、隔振等措施,集中耗散高频振动能量。  相似文献   
65.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加剧了配电网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致使电网调节灵活性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聚合的多微电网功率交互提升配电系统运行灵活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负荷特性和配电网拓扑结构,提出了基于电气相关强度(Electrical Correlation Strength, ECS)的微电网虚拟聚合方法,将一个配电网虚拟聚合为微电网群,每个微电网都可以作为一个虚拟微电网进行功率的交互,通过对每个虚拟微电网的单独控制与多个虚拟微电网的功率交互,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的能量管理与灵活性提升;然后,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配电网的功率损耗和运行成本为目标,构建虚拟聚合下多微电网功率交互提升系统运行灵活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鉴于该模型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约束优化问题,对提出多目标进化捕食策略进行求解,并在IEEE-33节点系统对所提出的优化模型进行了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的方法在自平衡度、净负荷特征方面,提升了配电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6.
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用MgO对HZSM-12分子筛进行表面沉积改性,对改性分子筛的结构、酸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HZSM-12分子筛对萘和甲醇烷基化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gO与HZSM-12分子筛的表面羟基发生作用,减少了分子筛的Bronsted酸中心,而产生了新的Lewis酸中心.用于催化萘和甲醇烷基化的反应结果表明,由于MgO沉积减少了HZSM-12分子筛的强酸中心,有效地提高了HZSM-12分子筛的抗积炭失活能力.  相似文献   
67.
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武器装备日益增多,广泛应用各个领域的光电成像系统被激光致盲或致眩的概率骤增,信息获取能力急剧下降,因此,光电成像系统激光防护技术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简要介绍了基于线性材料和非线性材料的光电成像系统激光致盲防护技术的机理及局限,重点阐述了以二氧化钒为代表的基于相变材料的激光致盲防护技术的机理、制备方法和应用进展,详细分析了基于计算成像的激光致盲防护技术的机理和初步应用探索,结合激光致盲与致眩的关系补充说明了研究光电成像系统激光致眩防护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总结了光电成像系统各种激光防护技术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孙可 《真空》2008,45(6)
由于光学塑料在耐热性、耐吸湿性和表面强度等方面的特性比光学玻璃差,所以在光学塑料棱镜表面上镀制金属反射膜存在着金属膜层和塑料棱镜表而附着性能差的问题,镀膜后的塑料棱镜不易达到使用的技术要求.本文通过对镀膜材料和光学塑料基体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实用的介质加金属三层反射膜系.基于这种膜系采用了等离子辅助镀膜技术和石英晶片监控膜厚的方法,并且针对塑料棱镜蒸镀的特殊性,严格控制蒸镀条件中的有关参数,形成了一套稳定的蒸镀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光学塑料棱镜镀制金属反射膜可以解决膜层性能差的问题,满足光学产品的技术要求,实现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9.
基于引射器技术和撬装技术,提出了中小规模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方案。方案利用设备共享和设备撬装,最大限度满足低成本建设、高投资回报的CNG和LNG混合站需求。混合站的建成将实现调峰、向工业用户提供优质气源、配送CNG和LNG等多种用途,还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0.
侯士江  刘甲财  孙可 《包装工程》2019,40(24):174-178
目的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产品设计中的考量因素与客观的数据模型的联系,对医院陪护病床进行综合评价,以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优化方案。方法以医院陪护病床设计为验证案例,首先确定具有设计意义的模型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层次模型,分析调研数据,获得相关设计因素的权重值,以此指导设计方案的生成。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估,选择最佳方案,并做进一步优化。结论该设计方法指导的医院陪护病床方案具有较好的创新性与可行性,该方法在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具有科学的参考价值,能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避免了决策人员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可以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