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43篇 |
免费 | 1141篇 |
国内免费 | 69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69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1438篇 |
化学工业 | 2455篇 |
金属工艺 | 1240篇 |
机械仪表 | 1689篇 |
建筑科学 | 1782篇 |
矿业工程 | 1139篇 |
能源动力 | 489篇 |
轻工业 | 1790篇 |
水利工程 | 891篇 |
石油天然气 | 1325篇 |
武器工业 | 211篇 |
无线电 | 159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55篇 |
冶金工业 | 990篇 |
原子能技术 | 260篇 |
自动化技术 | 15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0篇 |
2023年 | 574篇 |
2022年 | 548篇 |
2021年 | 706篇 |
2020年 | 622篇 |
2019年 | 604篇 |
2018年 | 607篇 |
2017年 | 285篇 |
2016年 | 329篇 |
2015年 | 426篇 |
2014年 | 1111篇 |
2013年 | 735篇 |
2012年 | 810篇 |
2011年 | 813篇 |
2010年 | 749篇 |
2009年 | 800篇 |
2008年 | 782篇 |
2007年 | 834篇 |
2006年 | 787篇 |
2005年 | 765篇 |
2004年 | 732篇 |
2003年 | 636篇 |
2002年 | 565篇 |
2001年 | 501篇 |
2000年 | 578篇 |
1999年 | 567篇 |
1998年 | 559篇 |
1997年 | 502篇 |
1996年 | 511篇 |
1995年 | 463篇 |
1994年 | 474篇 |
1993年 | 375篇 |
1992年 | 360篇 |
1991年 | 345篇 |
1990年 | 347篇 |
1989年 | 236篇 |
1988年 | 107篇 |
1987年 | 94篇 |
1986年 | 80篇 |
1985年 | 68篇 |
1984年 | 75篇 |
1983年 | 59篇 |
1982年 | 57篇 |
1981年 | 53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5年 | 7篇 |
195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93.
94.
桂林市某水厂二期工程设计总规模为40万m3/d,近期规模为20万m3/d,采用江河水和水库水双水源。设计近期出厂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其中浑浊度要求在0.50 NTU以下,远期出厂水质达到《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要求。为灵活应对两个不同水源浑浊度变化大、高藻、可能出现微污染的原水水质特点,该厂采用了“预沉池+高效沉淀池+高速滤池”的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同时,厂区预留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用地,以满足将来更高品质供水要求。实际运行一年结果标明,强化常规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出厂水浑浊度控制在0.15 NTU以下,实现了优质供水,提升了供水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
96.
97.
水环境监测是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也是对水环境进行优化治理的必备条件。气相色谱技术基于自身快速、高灵敏性的优势,目前已成为一种通用的监测手段,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得到普遍运用。文章从水环境监测概况入手,对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和项目进行阐述,然后对气相色谱法进行概述,明确了其内涵、类型和优缺点,并分析了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及结构,最后详细介绍了气相色谱法在分析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有机金属化合物及其他传统污染物中的应用,以此为促进该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干热岩地热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低碳环保、稳定高效等特点,实现干热岩地热资源的高效开发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和成因类型出发,介绍了我国干热岩地热资源禀赋和热源机制,阐述了干热岩地热的主要开采方式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已建和在建的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示范工程,系统剖析了干热岩EGS开采所面临的钻井建井、压裂造储及取热优化3大挑战,并从基础科学研究层面给出了未来攻关思路:以“岩体表征—钻井建井—压裂造储—流动取热—集成调控”为主体路线,探究干热岩破碎动态力学响应特征与缝网连通机理,阐明热储取热过程中热—流—固—化多场耦合关联机制,形成干热岩钻井建井、压裂造储与取热调控理论及新方法,为干热岩地热资源高效开采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00.
近年,地热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广西地热资源勘探也越来越热,已开展对全区13个地级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地质调查。但是,相较于国内其他省份,广西在地热能利用方面较少。因此,勘探开发地热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为此,以合浦地热田为例,在充分搜集区域构造、地层、深部构造及地热井水温、热储、水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研究区热源存在火山余热和地幔热流两种,具有干热岩开发潜力,盖层条件好。属于传导岩浆余热型成因,具有特殊的“双层两类”地热成因模式。根据研究区的特点,对该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中低温地热发电、地热水梯级利用等方面的评价建议,为北部湾城市群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