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通过锥形量热仪燃烧试验,揭示绝缘硅油在热源作用下的引燃机制,并分析其典型燃烧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辐射热通量条件下,硅油被引燃前会发生闪燃现象,且发生时间随着外加辐射热通量的增大而缩短。在被引燃前,硅油表面会出现固体薄膜,形成稳定燃烧后,硅油由液体逐渐转变为白色的固体覆盖层,覆盖层表面呈较大的颗粒状。硅油在燃烧过程中热释放速率存在两个峰值,一氧化碳生成速率随时间呈持续增大趋势,且外加辐射热通量越大,一氧化碳生成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12.
对热轧厂循环水泵房内卧式离心泵填料滴水问题进行改造,采用机械密封代替盘根密封,彻底解决了填料泄漏问题,满足了节能降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热轧厂循环水泵房内卧式离心泵填料滴水问题进行改造,采用机械密封代替盘根密封,彻底解决了填料泄漏问题,满足了节能降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企业和用户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大。为满足企业和用户使用需求,必须增加电能的生产和分配。近年来,GIS变电站凭借较大优势被大量新建,与此同时,作为电能计量装置之一的配套GIS电流互感器的检定工作也随之增加。GIS电流互感器的校验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3种GIS电流互感器测试技术原理,即比较法、低压外推法以及负荷仿真外推法。在现场同一条件下,对这3种测试原理设备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并比较基于3种不同原理设备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电流互感器误差检测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在运换流站阀厅防火封堵系统的安全性能,根据现有规范规定以及换流变压器放电试验数据,研究了封堵结构抗爆设防目标的合理取值,并且提出了在运换流站阀厅防火封堵系统的防火与抗爆加强方案。针对典型在运换流站,利用LS-DYNA有限元动力分析软件,分析了加强后的封堵结构在不同爆炸工况下的动力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封堵加强方案能有效满足抗爆设防目标的要求,建立的抗爆分析数值模型可以指导换流站阀厅防火封堵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调研及事故资料分析,阐释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结构特点和事故工况。采用CFD 数值模拟技术,根据典型事故工况的油料状态、边界条件和环境条件等,设计5 个工况,研究典型特高压换流站变压器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分析典型变压器火灾的燃烧形式、热释放速率大小及火源周边温度特性等,获得阀厅外壁面温度对阀厅的影响。设计可脱落式Boxin顶板时,应考虑其在火灾过程初期温度上升较慢、温度较低的特点。为创造换流变火源窒息熄灭的有利条件,应保证阀厅封堵及顶部Box-in 降噪板不受破坏,火灾时主动封闭下3 行散热风扇,阻止空气流入;阀厅封堵破坏时,可以将换流变压器正面散热风扇洞口全部封闭,阻止空气进入。  相似文献   
17.
从变压器溢油火灾的产生原因出发,开展压缩空气泡沫灭变压器全液面溢油火的缩尺实验,对压缩空气泡沫喷淋系统和泡沫枪两种灭火方式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压缩空气泡沫扑灭此类火灾的优势以及火灾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成膜型压缩空气泡沫扑灭变压器全液面溢油火是有效的,能够在高温油面形成稳定覆盖层,防止沸溢喷溅;冷却降温是灭火的关键因素,将油温降低到燃点以下,可扑灭溢油火灾并防止发生复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温度探测器温度分布情况及探测器温度与变压器油温表之间的温度偏差,对排油注氮装置温度探测器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重分析和热重-红外联用技术,探究了常用变压器油KI25X在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发现热解过程主要发生在200~300℃和550~800℃两个阶段,且通过试验发现变压器热故障释放能量会造成变压器油的热解劣化,破坏变压器油的化学键,产生低分子烃类气体并溶于其中.利用微分法和积分法热力学理论计算出变压器油在N2...  相似文献   
20.
对电力电缆隧道火灾情况下的机械通风防护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隧道纵向通风设置能够使得隧道通风侧火灾环境恢复至初始水平,适用于配合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开展灭火任务,而在消防任务无法进入火场条件下隧道横向通风适用于隧道内结构及设备的防护。隧道纵向通风在较低的通风量条件下对隧道的防护效果很差,甚至会加剧隧道火灾发展,同时在较大的排烟气流速度条件下横向排烟可能会导致烟气吸穿,造成燃烧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