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介绍了基于Pro/E精确建立齿轮参数化模型的方法,并运用骨架模型对传动机构进行参数化控制.实现了齿轮无干涉装配;通过更改骨架模型参数,实现了参数之间的关联设计,完成了多种齿轮传动机构系列的快速设计,从而缩短了产品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2.
为实现F-T柴油与生物柴油性能互补,构建高品质清洁替代燃料,文章将F-T柴油掺混10%,20%,30%的生物柴油配制成混合燃料,利用四缸增压柴油发动机台架进行转速为2 000 r/min的负荷特性试验,并与0号柴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添加量的逐渐增大,混合燃料的滞燃期小幅度增大,燃烧始点提前,燃烧持续期增加;混合燃料的压力升高率随着生物柴油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均低于0号柴油;混合燃料振动信号的有效值及平均幅值随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小于0号柴油;随着生物柴油添加量的增大,混合燃料的振动信号的峭度随之增加,燃烧冲击随之增大,其中,负荷为150 N·m时,混合燃料B30FT的峭度最大,比0号柴油高17.3%。  相似文献   
43.
针对紫外成像存在噪声干扰的问题,为获取高品质的紫外图像及对目标准确检测,对典型紫外成像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紫外成像噪声干扰原因,建立了紫外目标场景模型。并以此研究紫外图像复原方法,对单幅图像进行门限处理,去掉背景噪声。然后对连续多帧图像进行均值处理和时域递归滤波,阈值分割后得到较好的图像输出。从图像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多帧图像均值处理和时域递归滤波都能有效地去除紫外图像中的随机噪声,特别是时域递归滤波方法对于图像复原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为了获取乘用车变速器载荷谱编制所需的载荷-时间历程,需要测量乘用车半轴在不同道路路面工况下的扭矩载荷信号。在分析乘用车行驶工况以及传动系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基于2.4G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制器构建了一套乘用车半轴无线扭矩测试系统,并以实车为样机,搭载该测试系统进行测量半轴扭矩的性能试验,通过分析该无线扭矩测试系统在两种不同道路路面工况下对扭矩载荷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所测数据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5.
感应淬火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某合金钢感应淬火齿轮的接触疲劳特性,采用疲劳极限应力快速测定法和常规成组法相结合的方案对其进行疲劳试验。通过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出可靠度—应力—寿命曲线(即R—S—N曲线),得到不同可靠度下的疲劳极限应力值,为感应淬火齿轮接触疲劳有限寿命设计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6.
对轻量化低重心的新型车架结构进行了动态分析。在原车架模态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原车架三维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比对了原车架有限元模态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式的有效性。用相同的建模方式对新车架进行建模,通过对比原车架与新车架的模态特性并结合发动机和路面激励,对新车架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新车架的动态特性要优于原车架结构,验证了新设计方案的可信性,为新车架的试制与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7.
应用三维建模和有限元对TY型自卸车车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车架模态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式的可信性。在此基础上对车架分别进行了有车厢与无车厢状态下的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车厢的影响下车架各工况的应力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静载扭转状态应力降幅达到26.4%,说明在车架设计计算时车厢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为车架的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8.
Pro/E二次开发在焊接符号标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ro/E的二次开发平台Pro/TOOLKIT,对焊接符号在Pro/E中的标注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焊接符号标注的功能扩展,满足了在Pro/E中方便使用符合国标的焊接符号的要求,最后以角焊缝焊接符号标注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49.
我们在Pro/engineer环境中开发的参数化特征元设计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快速设计环境,从而提高产品的设计速度和成功率,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0.
直流套管是直流输电工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直流阀厅内部高压套管使用时间通常较长,是故障高发部件.为实现对套管运行维修工程的全面、智能化管理,根据套管运维的实际工作特点和技术需求,采用包括深度神经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先进动态路径规划算法等在内的最新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超高压直流阀厅的套管维修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