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广西中金岭南党委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实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西中金岭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中金岭南”)党委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坚持“学”字为先、 相似文献
62.
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低变质煤微波热解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微波功率、热解时间和煤样位置对微波炉腔体内电场和煤样温度场的影响,以模拟最优工艺条件进行热解实验,并对产物收率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和煤样位置对腔体内电场和煤样温度场影响十分明显;热解时间对腔体内电场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煤样温度场影响较大。微波腔体中电场强度、煤样的升温速率和热解终温都随微波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腔体中心靠近波导3 cm的位置(-3 cm)时,煤样处在高温区域的面积最大,热解终温最高。数值模拟低变质煤微波热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 W、热解时间1 800 s和煤样处于-3 cm位置。在此条件下进行热解实验,其产物兰炭、煤焦油、热解水和煤气的收率(质量分数)分别为70.25%,3.99%,5.31%和20.45%,其中,煤焦油中轻质油含量为37.43%(质量分数),煤气中富氢气体组分含量为53.02%(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63.
64.
通过热重法研究了废塑料和兰炭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分析了着火温度(Ti)、燃尽温度(Tf)、燃烧率(x)、点火指数(C)、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运用体积模型(VM)、随机孔模型(RPM)和未反应核心模型(URCM)三种动力学模型对混合物的燃烧率曲线进行计算,得到不同的拟合曲线,比较拟合效果。结果表明:废塑料和兰炭混合物的燃烧过程由少量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固定碳燃烧三个阶段组成。在兰炭中添加废塑料会改善兰炭的燃烧性能,随着废塑料配加量的增加,混合物的着火温度降低,平均燃烧速率、点火指数和燃烧特性指数均增加;增大升温速率对混合物的燃烧有促进作用。在三种动力学模型中,随机孔模型(RPM)的拟合结果优于体积模型(VM)和未反应核心模型(URCM)的拟合结果;由RPM模型计算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k0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存在明显的"补偿效应";随着废塑料配加量的增加,活化能先降低后增加,表明废塑料和兰炭混合燃烧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5.
66.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低变质煤与油页岩的共热解特性进行探讨,研究了不同配比混合物的热解产物产率及成分,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液体产物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波热解过程中,适当配入低变质煤可提高焦油产率,增加热解气中可燃气体CO,CH4及H2的含量;微波热解共混物所得焦油成分主要是烃类(约50%~80%),其中烷烃和芳香烃居多(约40%~50%左右),其次是少量的以苯酚类为主的含氧化合物,而并未检测出含氮化合物,这一组成有利于焦油的进一步加氢处理. 相似文献
67.
由于兰炭末粒径小、挥发分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利用。因此,兰炭末高附加值改性制备是当前极具吸引力和前景的研究课题。通过KOH协助微波热解低阶粉煤制备了含有碳纳米管的高附加值改性兰炭末,研究了KOH添加量(碱碳比)对改性兰炭末的形貌和结构、石墨化度、微晶结构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影响,推测了改性兰炭末中碳纳米管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当碱碳比为1.0时,改性兰炭末中生成了直径在30~50 nm,长度约为几十微米的碳纳米管,其含量为3.01%(质量)。随着碱碳比增加,K的刻蚀和原煤所含矿物质产生的Fe3C对碳纳米管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改性兰炭末的有序性有所增强,石墨层间距的交互作用增强,Raman光谱中出现碳纳米管的标志特征峰G′,表明生成了含有碳纳米管的高附加值改性兰炭末。此外,FT-IR光谱中改性兰炭末中的C—C、C—H和醚键C—O—C结构强度明显减弱。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碳结构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成为了碳纳米管直接生成的固相碳源;二是这些碳结构热分解释放出CO和CH4,这些气体可作为碳纳米管的气相碳源。高附加... 相似文献
68.
对201×7树脂吸附铁氰化合物的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201×7树脂对铁氰化合物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在298 K时,201×7树脂对亚铁氰化络合离子[Fe(CN)6]4-和铁氰化络合离子[Fe(CN)6]3-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620和12.072 mg/mL.用均相颗粒扩散模型和收缩核模型对吸附参数进行描述,表明201×7树脂对[Fe(CN)6]3-和[Fe(CN)6]4-的吸附过程均属于液膜扩散控制.由树脂对[Fe(CN)6]4-和[Fe(CN)6]3-的等温吸附线得到Freundlich常数n分别为4.786和6.145;吸附过程中分离系数S和选择系数K均大于1,表明201×7树脂对[Fe(CN)6]4-和[Fe(CN)6]3-两种络合离子都是容易吸附的,而且[Fe(CN)6]3-离子比[Fe(CN)6]4-离子更容易被吸附. 相似文献
69.
70.
为了给X100钢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数据参考,采用电化学方法,选用典型模拟碱性土壤溶液,通过改变Cl-浓度、浸泡时间以及极化恒电位值,研究X100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100钢的腐蚀为活化-钝化过程,其交流阻抗谱包括高频容抗弧和低频容抗弧,在低频段出现Warburg阻抗;CE浓度从0.15mol/L增大到0.25mol/L时,溶液中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反应形成的钝化膜越来越致密,导致腐蚀速率减小;浸泡时间从2h增加到8h时,电荷转移电阻减小,导致电极表面腐蚀加剧;在-0.60~0.40V极化扫描下,电荷转移电阻明显增加,钝化膜变得致密,导致腐蚀抗力增大,腐蚀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