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晚印支-燕山运动是影响下扬子海相成烃-成藏最重要的构造事件。以此为界,烃源岩的演化分为早期生烃和晚期(二次生烃)2个阶段。与此对应,下扬子海相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喜马拉雅期3期成藏,不同成藏期烃源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喜马拉雅期的晚期成藏,有效烃源主要来自于二叠系和志留系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古油藏(灶)的裂解供烃。借助于烃源岩热史分析,分别求取印支运动之前(T2末)和断陷盆地叠置之后(E末)烃源岩的成熟度(Ro),后期形成温度补偿且T2Ro较低(小于1.3%)的烃源岩范围是二次生烃的有利区。对于古油灶,根据T2末的下古生界顶面古流体势和有利储层分布范围,推断油气的运移指向和有利聚集区,然后结合燕山运动后志留系泥岩盖层的保存情况,预测燕山运动后古油藏赋存的有利范围。通过上述途径实现对有效烃源的定位。临近有效烃源岩(灶)的范围是晚期成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2.
随着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发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电容不断增加,导致定子单相接地电流不断增大,容易造成发电机定子对地绝缘老化或出现接地故障,对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发电机安全运行。阐述了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原理及现场调试方法,并对相角补偿值、阻抗补偿值及对相关的保护值进行了整定。根据现场对发电机静止状态下的调试以及发电机由空载缓慢升压至30%额定电压后的测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保护定值整定的正确性和保护装置动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3.
低压电力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李孝  彭金宁  王沛  陈明 《计算机工程》2004,30(17):173-174,183
介绍了以低压载波为基础,集用户的用电量采集、可靠性统计、电雎监测于一体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整个系统分3个组成部分:采集终端,集中器,主站系统。提出了采用扩频技术和自动路由来解决低压线路的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的方案。该系统的应用实例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从构造、煤层埋深和水文地质条件等3个方面探讨了淮南煤田潘谢东区块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规律,指出现今煤层合气量的分布规律体现出褶皱控气的特征,但不同煤层因构造煤发育程度的差异,其含气性在不同褶曲部位有所不同;煤层气含量总体上受储层压力的控制,但埋深增加和储层温度升高,吸附性降低,煤层气含量随埋深增加的下限深度因褶曲和煤层有所不同;区内断层的富水性弱,断层两侧裂隙较为发育,煤层气有所选散,断层带煤层气含量稍低。  相似文献   
35.
下扬子区古生界海相盆地晚中生代(T2末)以来经历了晚印支-早燕山期(T3-J2)对冲挤压、中晚燕山期(J3-K1)左行走滑错移及喜马拉雅期(K2-E)伸展拆离3期性质完全不同的构造运动的变形改造,使得海相实体的赋存状况和地质结构极其复杂。与之对应,下扬子海相成烃-成藏分为加里东期-早印支期初次生烃-早期成藏、晚印支-燕山期破坏调整、早喜马拉雅期二次生烃-晚期成藏3个阶段。对黄桥、句容含油构造及泰山古油藏等典型解剖表明,现实的油气聚集主要以晚期成藏为主,海相实体赋存状况及其地质结构、有效烃源、有效保存条件成为晚期成藏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6.
单端供电的配电网,电源端对节点的电压调节与控制是有限的,随着节点负荷功率的不断增加,导致了节点电压的下降。根据配电网负荷分布和节点电压潮流可行解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线路最大功率传输的配电网重构方法。此方法在送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在保证节点电压可行解存在的前提下,以负荷因子(LSF)决定线路的最大传输功率,以线路最大传输功率的大小来决策输电线路的薄弱路径;以节点电压偏差和网损最小为重构目标,获得了对辐射型配电网重构的优化算法。同时利用快速支路交换法实现网络重构,以IEEE33为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37.
复兴场盐背斜是江汉盆地江陵凹陷重要的含油构造,其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认识不清,制约了精细勘探。因此,对复兴场盐背斜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盐层在不同应力背景下的流动对背斜形成演化的影响,对理解油气成藏过程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析,结合关键构造层的平衡恢复技术及生长地层分析技术,研究复兴场背斜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显示,复兴场背斜为一构造特征走向上变化显著,受多期次断层改造、多种变形机制复合而成的盐背斜;背斜初始于早始新世新沟咀组沉积期—晚始新世早期的正断层作用,形成滚筒状褶皱并造成盐层的聚集;在晚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沉积地层的差异负载作用驱使盐层自西向东流动,造成构造整体西倾,形成单斜构造,并在渐新世晚期抬升剥蚀;背斜定型于新近纪—第四纪,发生构造反转,演化为一挤压型盐背斜,伴生逆断层和膝折构造。复兴场背斜的形成和演化受区域应力背景、沙市组盐层、东倾正断层及盐下古构造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复兴场盐背斜形成的构造圈闭略早于烃源岩的主要排油期,并且在主要排油期,构造处于拗陷阶段,断层活动弱,有利于早期圈闭油气的成藏。  相似文献   
38.
潘庄煤层气解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煤层气的解吸速度和可解吸量等方面,探讨了潘庄井田煤层气的解吸特征,分析了潘庄井田解吸速度与解吸时间、可解吸量与埋深的关系。指出区域上潘庄1号井田的中部地区,潘庄2号井田15煤大部分地区和3煤北部地带,煤层气的可解吸率很高,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但可解吸率在区域上随埋深的增加大多呈负相关关系,数据较为离散。   相似文献   
39.
在较小电网中运行的大容量机组,调速系统在各种模式下的稳定运行能力与电网安全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分析果多电站机组在调试期间发生的导叶手/自动切换中的异常动作,提出调速器控制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对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将优化方案投入生产使用。优化后的机组性能良好,能够满足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40.
贵州南部构造变形分带明显,贵阳—贵定—三都以北,断裂带呈近南北走向分布;包裹体数据证实,现今断裂带主活动期在印支晚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符合雪峰山由东向西推覆产生的递进(衰减)变形的总体规律。断裂带岩组样品揭示,岩石主要受到了上盘面理向下盘面理的挤压扭动作用,断层性质多为压性。断裂带以脆性形变为主,伴生少量韧性变形;贵阳—贵定—三都以南,属于雪峰山由东向西推覆作用下的中弱或弱变形带,且受垭紫罗挤压、走滑构造带共同影响,形成北东走向宽缓的背向斜构造格局。这反映了在地史演化过程中,该区北东部所承受的构造应力与西南部之间存在的巨大构造差异。现今,在构造弱变形带内的安顺凹陷、长顺凹陷可能是油气运移聚集最为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