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支持BPR的工作流动态模型实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重组(BPR)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流模型的动态实现技术,文中通过对工作流实例的结构进行动态改变,实现了动态的工作流模型,从而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提供了对企业经营重组的支持,为BPR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132.
炭黑/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吸波剂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炭黑(carbon black,CB)薄膜的钛酸钡(BaTiO3,BT)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tfraction,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析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导电性能、电磁参数以及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BT颗粒直径在60~100 nm之间,包覆层厚度约为20nm.包覆工艺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并提高了介电常数,而且随着CB粒子在吸波材料基体中含量的不同,它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不同:当吸收材料中CB质量分数达到或超过20%时,复合粒子明显改善了吸收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133.
XML在STEP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系统信息集成方面的问题和XML的特点,提出用XML作为产品数据交换标准及存储方法,并重点论述了ESPRESS与XML的映射规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4.
高温色釉山水画是颇具观赏性的一种画种。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装饰性。依附在陶瓷形体上,并和陶瓷造型取得和谐一致,不但显示瓷画山水的美感,而且充分显示陶瓷的材质美。  相似文献   
135.
了解放射性核素在小颗粒土壤中的分布,对污染土壤再悬浮评估、人员辐射防护和放射性核素迁移研究有重要价值。依据Stokes沉降法则,利用自制沉降筒对某放射性污染区土壤粒径<50μm的颗粒进行分级,并采用HPGeγ谱仪分析各粒级核素241Am含量。结果表明,使用各粒级土壤的密度及1.25倍理论沉降时间分级时,得到各粒级土壤的粒级纯度大于50%,某放射性污染区易悬浮土壤颗粒的质量份额<6%,放射性核素241Am的含量<0.2%。  相似文献   
136.
对旋流式天然气脱水装置内部流场和液滴的运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在不同流动区域气体压力场、速度场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液滴随机性运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7.
李伟平 《煤矿机械》2013,34(1):54-55
输送带运输是煤矿使用较为普遍的运输方式。输送带铺设是带式输送机安装的重要环节,输送带铺设也是影响带式输送机安装时间的重要因素。针对人工铺设输送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理论计算和方案比较,选择了合理方案。通过工业性试验,验证了合理的铺设方案有利于减少输送带铺设时间。  相似文献   
138.
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企业经营过程重组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采用概率论和排除理论分析业务过程改变之后的成本和时间的变化关系,为从定性到定量研究过程重组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9.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W形金属封严环的密封性能,以某W形金属封严环为研究对象,建立金属封严环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轴向刚度仿真与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利用ANSYS软件APDL语言和参数化技术对金属封严环结构尺寸进行参数化建模,以增大封严环与法兰间的接触应力为目标,利用ANSYS零阶优化算法对金属封严环进行结构参数优化,得到了其最优截面尺寸。结果表明:优化后W形金属封严环壁厚和波高有所减小,而最大接触应力提高了8.8%,最大Von-Mises应力降低了4.3%,因而可提升金属封严环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优化后W形金属封严环轴向刚度仅降低3.2%,对其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0.
将Pu(Ⅳ)加入罗布泊西北部花岗岩地区高盐度地下水中,并平衡1 a,研究其在原位水中的形态分布特征,探讨其迁移行为。结果显示,示踪Pu(Ⅳ)在地下水中静置平衡1 a后,其形态分布达到平衡;90%的Pu在较短时间(30 d)内形成Pu假胶体而被容器壁吸附,溶液中的Pu主要为溶解态或小于3 nm的可悬浮胶体,少量吸附于450 nm以上的胶粒上;样品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及溶液pH值的升高可促进吸附在容器壁上的Pu胶体的解吸。胶体态Pu的结合形态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碳酸盐结合态(57.3%)、可氧化态(有机物结合态,21.7%)、可还原态(Fe-Mn氧化物态,11.2%)、残渣态(5.1%)、可交换态(4.7%);溶解态Pu的价态分布从大到小依次为Pu(Ⅳ)(71%)、Pu(Ⅴ)(24%)、Pu(Ⅵ)(5%)。分析以上结果可知:Pu(Ⅳ)在流速极慢(准静态)的含胶体的还原型高盐度花岗岩地下水中易形成Pu的假胶体,从而被岩壁吸附固定,少量溶解态Pu可随地下水的流动而迁移;地下水溶解氧含量的增加和pH值的升高有利于Pu从岩壁解吸,进而促进Pu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