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7篇 |
综合类 | 13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8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30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20篇 |
石油天然气 | 4篇 |
无线电 | 1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9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13.
14.
15.
将CDM机制引入火电厂的技术改造,以CDM项目的方式通过将火电机组技改后的CO_2减排量出售给发达国家来换取外资对电厂技改的支持是促进我国火电行业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定量分析中国已经投运的300 MW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与煤粉锅炉机组在可靠性方面的差异,对中国大部分现役的300 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和煤粉锅炉机组可靠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比较了两种锅炉机组的综合可靠性指标及停运指标。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可靠性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非计划停运次数由2011年2.48次/(台?年)迅速降低至2014年的不到0.75次/(台?年),强迫停运次数及等效强迫停运率也分别从最高的2011年1.97次/(台?年)及3.7%降至2014年的0.62次/(台?年)及1.18%,但与煤粉锅炉机组相比,非计划停运次数台年均值、强迫停运次数台年均值及等效强迫停运率分别高0.30次、0.20次及0.87%;平均非计划停运间隔小时低6 158.90 h。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可靠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燃机与锅炉耦合系统提高电厂供电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火力发电厂的供电效率,提出燃机与锅炉机组的耦合系统,并建立该耦合系统性能计算模型。经过对耦合系统性能的预测分析可知:排烟温度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在设定的130℃排烟温度条件下,耦合了燃机的电厂效率提高,供电煤耗降低。在一定的最高燃机工作温度条件下,进入锅炉机组总风量与流经燃机的空气流量与之间的比值有最佳值。以燃机最高工作温度700℃为例,耦合系统可以提高机组效率0.5%以上,其发出的功率可以增加电厂供电量超过4%,在考虑了机组热效率以及低温腐蚀等因素以后,除了抵消风机电耗以外,最佳的供电量增加幅度为1.64%,此时对应着最佳的锅炉机组总风量与流经燃机空气流量的比值,其大小为4.29。 相似文献
18.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2种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是其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为了给火电厂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供技术参考,根据某135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实际特点,建立了不同降低排烟温度方法的计算模型,分析并比较了低压省煤器与前置式空气预热器等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水介质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锅炉送风是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综合效益最好的方式,采用该种方式投资回收期约为1.53年.由于能够控制进水温度,因此可以有效避免锅炉的低温腐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能源互联网在用户末端的发展,解决智能电网在用电环节的落地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电力供需互动的新型业务框架。利用标准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建模理论,设计了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供需互动平台架构及核心节点功能。互动平台解耦了供需互动业务的传感单元、执行单元、计算单元,扩展了openADR逆向转换的信息模型。在智能电网架构模型(SGAM)框架下设计的基于CPS互动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分布式智能单元的优势,能够适应多级控制与优化需求,可有效支撑未来电力供需互动业务的灵活开展。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和中心极值差分的直流电机间接测速新方法.首先,在介绍数学形态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元素结构并行复合形态滤波器;其次,根据直流电机电流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中心极值差分(CED,central extreme difference)的电流频率求取方法;最后根据电机电流频率和转速间的关系,获取了电机的转速特性.较之小波阈值消噪,通过形态学滤波获取的电流曲线较光滑,滤波效果更好;与基于小波脊线的测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不仅获取的转速曲线波动程度较小,而且计算速度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