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50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建立光伏逆变器接入配电网稳态分析模型,以接入点运行电压、最大运行电流和SPWM调制控制条件为约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能力。构建接入配电网运行时面向电网电压调整的无功功率控制策略,该策略以控制接入点电压为目标,逆变器通过补偿系统需求的无功对电压进行支撑。构建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应对配电网负荷变化和光伏注入功率变化引起的电压无功调整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为了满足电网调控需求,提出了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平抑电网故障下大功率扰动的优化控制方法。基于电网频率、电压与有功、无功功率的平衡关系,首先建立了考虑电池荷电状态约束的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有功、无功功率控制模型,该控制模型包含测量滤波环节、增益环节、死区环节、控制环节等完整环节,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电网调控的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调频、调压控制模型。针对不同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和电网的调控需求,应用改进的响应曲线法对模型中的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最后,应用PSASP软件验证了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平抑电网故障下大功率扰动的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电网大功率扰动引起电网频率、电压异常时,提出的规模化电池储能系统有功、无功控制方法可将系统频率控制在49.8~50.2 Hz,将母线电压控制在UN±10%UN,满足系统频率电压要求。  相似文献   
33.
随着储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储能系统已经成为保证电力系统可靠供电的一个重要手段。介绍了储能技术的类别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并阐述了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目前的主要示范应用实例,论述了储能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
对新能源汽车退役的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可有效地提高储能电池的运行周期。根据退役后动力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差异性,提出一种基于电池健康度的微电网群梯次利用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法。首先,考虑充放电深度对储能电池寿命的影响,提出基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储能电池有效容量估算方法,为储能电池梯次利用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为有效延长储能系统运行寿命,根据电池SOH设置储能系统的动态安全裕度,提高储能系统配置及调控的准确性。最后,根据梯次利用储能系统设定好的动态安全裕度,综合考虑微电网群的供需平衡、联络线损耗、储能的运行寿命及成本等,合理地制定系统选址定容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广泛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有效地降低了投资成本,通过SOH监测设定调控动态安全裕度,降低微电网群储能配置成本,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5.
作为未来重要的电力用户,商业园区建设将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商业园区中储能系统最基本的作用是进行负荷侧的削峰填谷,在给园区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保证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削峰填谷的变参数功率差控制策略,基于园区典型日负荷预测曲线,对负荷状态和储能SOC状态进行区间划分,提出了对应的子目标函数,采用适应度函数变差系数排序法确定各子目标函数权重,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确定不同负荷区间与SOC区间的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最后,以上海某商业园区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电池的不一致性是指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电池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差别。其中,电压不一致性的表现相对直观,也容易被测量。在MW级电池储能电站中,需要通过串并联成组来满足储能系统的电压等级和容量需求,电池单体数量高达几万节,而单体电池不一致性的存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储能系统整体性能。针对200 kW/200(kW·h)锂电池储能系统和250 kW/1(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在不同时间阶段进行容量标定实验,经过长期运行后,分析单体电池电压不一致性对电池系统容量衰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2年的运行,250 kW/1(MW·h)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性能衰减了4.24%,放电性能衰减了2.6%,单体电压不一致性变化不大,而200 kW/200(k W·h)锂电池储能系统充电性能衰减了25.976%,放电性能衰减了27.120%,说明具备充放电均衡控制策略的锂电池储能系统能够很好地改善单体电压不一致性变化;250 kW/1(MW·h)储能系统已累计运行相当于100%DoD(depth of diacharge)充电27.11次,相当于100%DoD放电23次,充放电次数是造成该储能系统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针对锂电池低荷电状态时输出变化大和模型参数辨识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建模与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建立了含SOC动态的三阶3RC-3D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低SOC时应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模型参数进行辨识产生的误差。在此基础上,结合三次样条插值法的拟合特性和合适的边界条件,构造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在SOC≤10%区间进行了模型各参数辨识,并拟合出了模型参数变化曲线。最后,将辨识后的模型参数曲线与混合脉冲功率特性HPPC(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试验的实际测量值进行了对比。从比较结果看,本文所提的辨识方法减小了参数辨识误差,提高了模型精度,验证了在SOC≤10%区间应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进行锂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三次样条插值辨识方法建立的三阶3RC-3D等效电路模型能够高精度地跟踪锂电池输出外特性。  相似文献   
38.
为减少弃光现象,参考国家标准确定弃光规则,建立计及弃光的光储联合电站输出功率控制目标函数,根据前一时间段历史光储联合输出功率对当前光伏输出功率进行划分,实时确定光伏正常发电区间与弃光区间,并给出各区间内储能系统输出功率范围。基于建立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储能系统输出功率进行优化,确定优化后的储能系统输出功率。最后通过Matlab率能在平滑光储联合电站输出功率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或消除弃光现象。  相似文献   
39.
为保证磷酸铁锂(LFP)电池能够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不仅要规定电池的运行范围,而且在其运行范围内划分工作区间.以电池电压为标尺将LFP运行范围进行优化,分为三类工作区间,即最佳工作区、辨识修正区和故障区,并对故障区区分为报警和保护两部分.通过对电池工作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论述,剖析电池剩余电量(SOC)、内阻、电流以及其他因素对工作区的影响.利用辨识修正区的电气特性实现SOC状态的算法修正以及均衡控制技术的优化.  相似文献   
40.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风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减小风光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还能降低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提高电力系统接纳风光发电的能力。而且,储能系统能够提高风光发电出力与预测的一致性,保障电源电力供应的可信度。介绍了应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监控平台,该平台基于VxWork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并已经在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