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27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50篇
机械仪表   39篇
建筑科学   79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68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2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发展,无人机遥感逐渐广泛地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中,但基于该技术的滑坡灾害定量风险分析方法仍在探索中。利用无人机遥感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建立了边坡的三维几何模型,使用一阶可靠度方法估算边坡的破坏概率;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并对FLAC3D进行二次开发来确定边坡的失效后果,由此对单体滑坡灾害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分析方法简捷明了,为评估滑坡灾害的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2.
四川盆地东南部是中国石化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气勘探的主战场,钻井受工程技术约束目前深度主要集中在小于4 500 m的深层,大于4 500 m的超深层尚未取得实质性勘探突破。构造类型是该地区页岩气藏局部深度差异的主控因素,同时也是保存条件和工程技术条件的重要控制因素,开展页岩气藏构造类型划分和特征研究,查明该地区页岩气藏深度分布的整体特征对后续勘探评价与部署具有重要参考意义。通过将研究区深层页岩气藏划分为盆缘背斜型、盆缘斜坡型、盆内高陡型和盆内向斜型4种主要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深层页岩气藏的特征和主要勘探目标。盆缘背斜型的阳春沟、新场西部、丁山、林滩场、桂花,以及盆缘斜坡型的新场东部、东溪东部、良村北、永乐-古蔺等目标最为有利。构造类型对储层含气性及产量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控制作用具有盆缘背斜型>盆缘斜坡型>盆内高陡型的特征。同时构造类型还控制着深层页岩气的深度分布特征以及工程改造的效果和资源分布特征,其中改造效果较好的3 500~4 500 m深层主要分布在盆缘背斜型和盆缘斜坡型,但其资源量占比相对较小,深度大于4 500 m的超深层在4种构造类型中都有分布,...  相似文献   
603.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FeCoNiAlCrx(x=0,0.2,0.4,0.6,0.8,原子比,下同)高熵合金铸锭,探究Cr含量对该合金微观结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合金相结构、微观组织及成分进行分析表征;采用万能试验机对合金压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微观结构由单相BCC结构转变为BCC+FCC混合结构;合金微观组织由等轴晶逐步转变为树枝晶,并且合金晶粒尺寸发生了明显细化。本实验制备的五种合金都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合金的抗压强度随着Cr含量的增加大幅度增强,当x=0时合金抗压强度和塑性应变最低,分别为1500 MPa和13.56%;当x=0.8时,合金抗压强度和塑性应变达到最大,分别为2460 MPa和30.09%;合金抗压强度的增幅达64%。这表明Cr添加对FeCoNiAlCrx高熵合金的组织细化、抗压强度和塑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4.
可变气门正时相位器系统已成为发动机的标准配置,目前主要有液压驱动相位器和电机驱动相位器两种技术方案。液压相位器依赖于发动机机油压力和温度,因此只能在一定的区域内工作。发动机在启动停机过程和低温工况下,也需要随时能够调整相位,因此不依赖油压的电动相位器的系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此类电动相位器可以达到更高的响应速度,以满足稀薄燃烧快速调节相位的需求。本文介绍了电动相位器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结构,以及在发动机上几个应用场景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05.
深层页岩气是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攻关方向,但与中浅层页岩气在储层特征和渗流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展。为了明确深层页岩气的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页岩游离气传输特征,以川南深层龙马溪组优质页岩为例,开展了页岩储层孔隙结构观察和定量表征实验,并基于体相气体传输机理,探讨了页岩游离气的传输特征、临界条件及动态演化规律。(1)深层页岩储层孔隙形态特征与中浅层差别不大,但中孔的孔隙结构特征更加明显,孔体积占比为62.5%~69.7%;(2)深层页岩游离气传输方式分为过渡流、滑脱流和达西流三类,永川地区页岩游离气划分3种传输方式的临界孔径分别为4.2 nm和420 nm,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盆地页岩游离气传输图版;(3)从浅层到深层,页岩游离气不同传输方式对应的临界孔径随之变小,游离气传输方式从以过渡流为主(最高占比达63.0%)转变为以滑脱流为主(最高占比达67.3%),达西流占比不超过2%;页岩游离气传输能力从浅层到中层随埋深增加快速下降,中深层页岩游离气传输能力随埋深增加基本保持稳定。通过分析和对比深浅层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游离气传输特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