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72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101篇
矿业工程   19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44篇
水利工程   36篇
石油天然气   4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91.
广州新电视塔整体屈曲分析表明,底部透空区外筒的群柱面外失稳是结构设计中的控制因素之一。为能够准确模拟底部透空区外筒中最不利柱的受力特征,通过对3柱、5柱、7柱并联群柱模型以及底部透空区整体模型的稳定承载力分析与比较,确定以5柱并联群柱模型为试验对象。在两种不同轴力比例的加载模式下,对两榀群柱模型进行试验研究,考察最不利柱的稳定承载力、破坏模态及受力机理,探索影响群柱失稳性能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揭示:(1)群柱的轴力分布模式对最不利柱承载力和破坏形式有重要影响;(2)群柱失稳时的相互作用(周边构件对最不利柱的约束作用)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单柱的稳定承载力;(3)群柱失稳时环向构件的弯弓效应会强化柱受到的支撑作用;(4)广州新电视塔外筒结构依据目前斜柱和斜撑与环梁不共面的构件布置形式以及独特的节点构造设计,能够满足面外稳定承载力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92.
余俊  吴垠 《城市建筑》2014,(21):264-264
研究者把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文本”,从多模态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构其中各个要素并探究建筑符号编码及解码过程。作者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3.
聚磷酸钙具有优异的细胞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力学强度和细胞无毒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工程修复材料。这里就聚磷酸钙的结构、合成方法、多孔体的制备、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综述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594.
借鉴并优化了步行指数的计算方法,测度了中国287座主要城市70余万条街道的步行指数,同时从街道和城市尺度作了步行指数的多维度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街道可步行性较好,但存在极化现象。街道步行指数、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街道长度及道路交叉口密度等街道属性多呈偏态分布,其中街道功能混合度、交叉路口密度与步行指数具有最大的正相关性。西部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平均步行指数较华北和西北地区偏高,省会和副省级城市步行指数比地级市和直辖市高。建立步行指数可视化平台,提供步行指数计算结果的街道水平的查询,可供政府及科研人员了解城市街道可步行性及相关指标,并有助于步行系统改善政策和行动的制定。  相似文献   
595.
不锈钢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倍受重视,在众多工业领域内被广泛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腐蚀环境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点蚀或裂纹,导致服役性能下降,甚至引发各类安全事故.所以,应力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行为一直是不锈钢材料腐蚀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部分代表性的不锈钢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局部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与讨论了弹性应力、塑性应力以及残余应力对不锈钢点蚀及腐蚀开裂行为的影响规律.弹性应力如何影响不锈钢点蚀与腐蚀开裂还不是特别清楚,一般认为弹性拉应力会促进点蚀的萌生,使点蚀坑内产生应力集中,促进腐蚀扩展,但也发现了较小弹性拉应力会抑制点蚀的情况,而且机理也尚不明确,并且弹性压应力到底是促进还是抑制点蚀萌生也尚未达成一致.塑性应力对不锈钢局部腐蚀的影响机理已经比较明确,塑性应力会导致位错的产生,从而促进点蚀和裂纹的生长.残余拉应力会促进不锈钢点蚀和裂纹的生长,但残余压应力却能够有效抑制不锈钢点蚀和裂纹的生长.因此,在较低至中等弹性应力下的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应该加强研究,而对于塑性应力与残余应力,则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下不锈钢局部腐蚀行为的各阶段特征和断裂临期特征,以期精确进行腐蚀断裂风险的评估和解决寿命评估的难题.  相似文献   
596.
纤维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在实现应力传递、承担外部载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结合性能极大地取决于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性质,其界面结合的强度则决定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和应用范围.为了最大提升纤维材料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在应用前需对纤维材料进行有效的表面改性处理.其中,蚀刻法同时涉及了纤维表面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具有高效的表面改性能力,能显著地改变纤维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综述了表面蚀刻这一改性思路分别在碳纤维和芳纶纤维中的实际应用,针对两种纤维各自的性质,提出了酸性溶液蚀刻、有机溶液蚀刻、电化学阳极氧化、等离子体处理、微波辐射、超声波蚀刻等常用蚀刻改性方法,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进行了讨论.总结并对比了蚀刻介质、蚀刻工艺对纤维表面微观形貌、化学性质、力学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性能等方面的影响.讨论了当前纤维材料与树脂基体界面结合的机理与界面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此外,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进行了展望,提出应该聚焦纤维表面腐蚀行为,优化传统改性方法,开发多种方法协同作用的改性新工艺.同时基于现有技术,发展更为先进的界面表征手段,进一步加深对纤维表面腐蚀行为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之间影响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97.
目的开发一种能够在热硫酸介质中长期保护316L不锈钢的新型复合涂层。方法使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一次掺杂聚苯胺(PANI),通过脱掺杂-二次掺杂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的二次掺杂聚苯胺,并添加环氧树脂(EP)作为成膜剂制备PANI/EP复合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方法,对材料的官能团、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电化学测试法和划痕浸泡实验测试PANI/EP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并对复合涂层的保护机理进行探讨。结果在50、60℃的1mol/L硫酸溶液中,PANI/EP复合涂层试样的自腐蚀电位相对不锈钢显著提高,其中50℃时提高了560 mV,60℃时提高了450m V,均达到不锈钢的钝化电位,阳极极化曲线电流密度下降了两个数量级。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表明,涂覆涂层后,试样的阻抗模值明显增大。划痕浸泡试验表明,在50℃的1 mol/L硫酸溶液中浸泡一周后,PANI/EP复合涂层试样没有发生脱落,且划痕处几乎没有腐蚀,主要原因是涂层促使不锈钢表面生成了稳定的钝化膜。结论在中温硫酸溶液中,PANI/EP复合涂层对不锈钢同时提供物理屏蔽作用和阳极保护作用,有良好的防腐蚀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98.
主要介绍了民用飞机驾驶舱静暗设计研究,为民用飞机静暗座舱设计提供思路和帮助。目前主流民用飞机设计都越来越关注静暗座舱设计,在驾驶舱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静暗座舱设计。先通过民用飞机驾驶舱静暗座舱理念的研究,对飞机系统的告警、指示开关状态和指示颜色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最后通过目前主流飞机静暗座舱介绍,深入分析了静暗座舱的本质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99.
优质稀缺炼焦中煤再选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优质稀缺炼焦中煤的资源利用率,对山西焦煤集团西曲选煤厂炼焦中煤粒度与密度组成分析、解离度与可选性关系进行探索,对中煤进行了二次分选可行性试验研究,并提出了中煤再选技术方案,最大限度地回收优质炼焦煤资源,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对少儿的吸引力愈发降低,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问题变得十分重要,如何重塑少儿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游戏化的新型书法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少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体验。从故事情节设计与深度学习算法两个维度改进少儿学习书法的学习过程,必将为传统书法文化传承问题带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