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1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煤焦油组分的分离与鉴定是煤焦油科学的基础性问题,也是其利用的前提。本文综述了中低温煤焦油生产和加工利用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系统深入的总结了煤焦油组分分离与鉴定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煤焦油组成鉴定予以展望。煤焦油组分鉴定不应局限于常规分离手段和检测方法,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库,为不同区域的煤焦油深加工项目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实现中低温煤焦油的合理利用和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32.
外形和内腔均为偏心且内腔极其复杂的异形结构壳体零件,其铸件毛坯余量大且不均匀,材料去除量大,内腔干涉现象严重,给零件的加工定位装夹、编程和加工效率的提升带来挑战。基于UGCAM模块对内腔进行编程,采用加长杆直角铣头加工内腔,同时利用VERICUT模拟加工过程解决干涉问题,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33.
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粉煤热解多联产工艺中热解挥发分除尘的技术难题,阐述了热解挥发分所含粉焦及煤灰颗粒的特性、热解工艺对除尘器的要求,对热解挥发分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认为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除尘技术应该从热解工艺本身出发,采用加氢(催化)热解方式,促进热解气中重质焦油组分裂解,使热解产物轻质化,从而降低煤热解挥发分的除尘难度。此外,可以采用多种除尘设备有机组合的方式并辅以分离前对细小粉尘进行预团聚等手段,强化除尘效果、提高煤热解工艺中挥发分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34.
以中低温煤焦油轻油和重油为实验原料,采用常压蒸馏获得170~200℃、200~240℃、240~270℃、270~300℃、300~320℃、320~340℃、340~360℃和360~390℃煤焦油馏分油;利用配有油品加氧制冷进样系统的ICP-OES测定了21种微量元素在馏分油中的含量,考察了不同馏分油中元素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在原煤焦油中,未发现Ag、Mg、Mo、Na、Ni、Fe、Mn、Cr及Ti元素,含量较高的元素有Sn、P、Al、Pb、Si,其中Sn元素在轻油和重油中的含量分别为11.78μg/g和14.04μg/g;在所有馏分油中,未发现Al、Mo、Fe、Mn、Cr及Ti元素,含量比较高的元素有Si、Sn、Na、Zn、Pb,特别是Si、Na、Sn、Zn、Ni、Pb及B元素可以有效富集于馏分油中。可能的原因是Ca、Fe、Mg、Al等金属以不同的盐类形态存在,在煤焦油脱水及<170℃蒸馏过程中,这些金属盐类会被部分带出,导致其在馏分油中的含量未富集或未检出;通过关联金属元素在馏分油中的分布与其组成的关系,馏分油中元素的分布可能与酚类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蒸馏温度等相关。酚类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可能与Ag、B、Cu、Mo、Sn、Na、Zn、Ca、Pb等金属形成络合物或卟啉配合物,蒸馏温度一方面可以破坏Sn、Cd、Pb、Zn、Cu、Ca、Pb等元素在馏分油中的结合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这些元素与馏分油中的含氧、含氮等化合物更好地发生化合反应,进而影响金属元素在馏分油中的含量分布。  相似文献   
35.
三维空间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插值方法在脑电地形图上的应用周龙旗,樊英杰,王东辉,吕宏(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AMETHODOF3-DSPATIALLEASTSQUARESINTERPOLATIONWITHTHENEGATIVEEXPONENTW...  相似文献   
36.
为了提高三相PWM电压型整流器(VSR)的动静态性能,针对三相VSR传统PI控制器参数固定的缺陷,在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将电压外环采用模糊PI控制器,在线调整PI控制器的两个参数,增强系统的鲁棒性。采用非正交坐标系下的SVPWM算法,与传统SVPWM相比简化了矢量算法步骤,更有利于数字化实现。最后利用MATLAB仿真分析了三相VSR的运行数据,通过比较可知,模糊PI非正交矢量控制系统与传统PI矢量控制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稳定性、跟踪性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为此类硬件装置提供了改进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了提高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SR)对系统参数变化及负载扰动的能力,在传统积分滑模的基础上,提出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含有误差和误差积分项,减小稳态误差和抖振的同时又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积分项进行削弱,防止积分饱和效应(windup)带来超调过大及响应时间过长的问题。采用指数趋近律,提高滑模面上的运动品质,以进一步削弱抖振效应。最后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与传统积分滑模、双闭环PI相比,该方法使系统具有超调小和更好的抗扰性、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