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2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02篇
轻工业   6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CO2跨临界喷射制冷循环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菲  杨勇  沈胜强 《化工学报》2013,64(7):2400-2404
目前还很少有关于CO2跨临界喷射式制冷循环的研究。本文对CO2跨临界喷射制冷循环建立了热力学模型,计算了在不同的冷却压力、冷却器出口温度、加热器压力、加热器出口温度及蒸发温度下,喷射器的喷射系数、跨临界喷射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和有效性能系数(COPm)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冷却器压力的升高,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减小,循环的COP 和COPm值先增大后减小,在某个冷却压力下存在最优值;提高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循环的COP 和COPm值均降低;提高加热器压力、加热器出口温度及蒸发温度均能增大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和循环的COPm值。  相似文献   
92.
秸秆冷态压缩成型微观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不同压缩成型条件下对3种秸秆冷态压缩成型前后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秸秆原料和颗粒燃料在纵横截面微观结构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秸秆冷态压缩成型的微观结合方式,总结出压缩成型条件对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缩速度取40mm/min、秸秆原料为玉米秸秆时,冷态压缩成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3.
张博  沈胜强 《节能》2001,107(5):3-4
介绍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给出了一个模拟计算。采用R134a为制冷剂,在发生器温度90℃、冷凝器温度20~38℃和蒸发器温度 6~14℃时,对系统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文还对理想状况下水作为制冷剂的系统效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将分布参数方法与三维有限容积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对大型水平管降膜蒸发海水淡化装置内的海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海水温度、海水盐度、二次蒸汽流速等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详述了传热系数、海水沸点升高、传热温差等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特征理论提供了支持,为海水淡化装置的大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分析与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夹点分析在原油常减压蒸馏换热网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减压蒸馏过程的换热网络进行了夹点分析。得到了各热流体和冷流体在各自温度间隔的热负荷分布情况,绘制了组合曲线和总组合曲线。对于热流体,热端提供的热负荷较大,冷端提供的的热负荷较小,其中热物流减黏渣油(JNZY)对整个热负荷的贡献最大。对于冷流体,需要热负荷的冷流体主要是流体拔头油(BTY)和原油(YY),且集中在中低温度间隔内。组合曲线和总组合曲线说明换热网络热回收接近温差(ΔtHRAT)越小,回收的热量越大,需要的热公用工程和冷公用工程也越少,公用工程投资和冷热公用工程费用将减少,但是由于换热网络接近温差变小,整个换热网络的换热器面积将增大,从而增加了换热器投资,这表明在实际过程中要兼顾换热器等设备的投资成本。不同ΔtHRAT的换热网络,其夹点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96.
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热力系统模型,提出用能量利用率μ来评价煤气热电三联产系统.针对某煤气热电联产系统,计算了不同干馏温度下3种典型煤在产煤气10 000 m3/h,锅炉蒸汽负荷130 t/h的情况下,煤的总消耗量、能量利用率的变化情况.计算表明:当锅炉补煤量达到一定值时,总煤量具有最小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具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97.
对一台锅壳式锅炉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数据与计算数据的对比,对锅壳式锅炉的炉胆、螺纹烟管、水-水热交换器的传热计算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此外,针对锅壳式锅炉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设计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8.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新型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的传热与流动特性。采用横截面积为矩形、上下表面带有间断性倾斜矩形肋片叉排且对置的仿螺旋肋片内部冷却通道。分析了在通道宽高比AR=2.9、肋化比Ff/F=2.545、肋高与通道当量直径比e/Dh=0.336、肋间距与肋高比p/e=0.6、肋片与轴面的夹角β=15°及R e在1×104~2×105时的非旋转情况下,R e、肋片与主流方向夹角α等参数对内冷通道强化传热与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仿螺旋矩形肋片作为旋流形成装置起到了迫使流体旋转运动、提高流速和减小层流底层厚度的作用,通道内流体流动达到了预期的螺旋流动效果,通道平均换热系数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流动阻力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9.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不可压缩的N-S方程进行离散,对上下表面带有错排间断性楔形肋片且对置的仿螺旋内冷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网格划分采用非结构化混合网格,湍流模型为kε-两方程模型,在近壁面处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进行处理,速度和压力的耦合采用S IM PLE算法。计算获得了楔形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在楔形肋片与主流方向夹角分别为0°、15°、30°时的三维流场分布。结果表明楔形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的流场结构比较复杂,通道内流体流动达到了预期的仿螺旋流动效果。通道的平均努谢尔数随楔形肋片与主流夹角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通道换热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流动阻力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0.
煤气热电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煤气、热和电多联产系统采暖季流程,在AspenPlus平台上对该流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系统的状态参数和过程参数,运用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日经济收益、联合循环热效率和热电联产子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来评价系统性能,分析了系统关键操作变量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燃气循环、蒸汽循环和联合循环的热效率分别为33.55%,29.76%,38.48%;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和热电联产子系统能量综合利用系数分别为75.94%,53.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