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电厂汽轮机主要运行参数变化对煤耗影响的分析,在对电厂变工况运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各参数变化与煤耗变化的关系式,确定汽轮机主要运行参数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程度,为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水平提供依据,对实现火电机组节能降耗有重要意义。利用等效焓降法建立计算模型,简单易行地计算出汽轮机主要运行参数变化影响煤耗变化量的值,对之前仅研究主蒸汽参数与煤耗变化量的影响关系做了补充,并以N300-16.65/537/537-I型汽轮机运行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具有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2.
文章阐述了大口径球墨铁管的发展历史、性能特点 ,结合实际工程论述了施工要点技术  相似文献   
23.
蛋白质组是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蛋白质组的研究主要是先通过双向凝胶电泳等方法分离蛋白质,然后用质谱等技术进行鉴定。它是后基因组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将会推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蛋白质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为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24.
以东方山羊豆种子为材料,研究机械、酸蚀以及热水处理对东方山羊豆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均能对东方山羊豆种子活力产生影响,其中以机械处理山羊豆种子效果最好,发芽快而整齐,发芽率高。浓硫酸处理中5 min的效果最好。温水处理中5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5.
不同烟草青枯病抗性品种的蛋白质组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烟草品种对青枯菌的抗病性及抗性机理,应用蛋白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对青枯病抗病品种DB101 和易感品种红花大金元叶片的蛋白质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6 个蛋白质在2 个不同抗性品种中发生了差异变化, 其中在DB101 表达量上升的有12 个,在红花大金元表达量上升的有14 个。用MALDI-TOF/OF MS 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其中的22 个蛋白质。根据这22 个鉴定出来的蛋白质所参与的代谢途径和生化功能将它们分为6 类,即光合作用、代谢和能量、过氧化物平衡、表达调控、防卫相关蛋白和推测蛋白。研究表明,烟草对青枯病病原菌的侵染存在一个复杂的抗病信号应答和代谢调控网络。在这22 个鉴定出的蛋白中,有2 个在抗病品种DB101 中显著上调的蛋白谷氨酸-1-半醛2,1-氨基变位酶和二氨基庚二酸脱羧酶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见报道,可能与烟草对青枯病的抗病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机理及相关抗病基因的功能克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多孔结构具有轻质、散热快等特点,在航空航天、信息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提出了一种面向散热性能的多孔结构多尺度等几何拓扑优化方法。在微观尺度,采用水平集函数描述三周期极小曲面点阵的几何构型,构建了Kriging元模型,预测点阵的宏观等效热学属性,从而降低计算成本;在宏观尺度,以最小散热柔度为目标,建立了多孔结构的多尺度拓扑优化模型,引入等几何分析提高了结构性能分析的计算精度,结合等几何映射技术开展了非规则几何结构的多尺度拓扑优化设计,避免了非规则设计域中点阵裁剪导致的几何特征缺损等问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实现非规则几何结构的散热性能优化设计,优化得到的轻质梯度多孔结构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海上相邻风电场间的“尾流效应”对发电损失的影响。 方法  利用海上风电场实际运行SCADA数据结合激光雷达同期实测测风数据,基于不同的风向扇区范围和风电场实际排布进行尾流效应场景分类,开展实际运行相邻风电场间(20D以上间距)的真实尾流电量损失分析工作。 结果  结果表明:对于规则排布的海上大型风电场,基于实际运行SCADA数据,对各机组发电量进行归一化,可以较好地反映海上风能资源分布特征及各机组发电能力的差异;高度集中的单一扇区条件下,处于下风向的相邻风电场受上风向相邻场区的“尾流效应”影响明显,发电产能较自由流降幅明显;相邻风场间随着缓冲带距离的增加,下风向场区机组尾流电量衰减比随之降低,缓冲带需达到一定的距离,对于风速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发电产能才能够有所提升;本案例不同场景下,缓冲带距离在23D~44D之间,尾流损失电量降幅在27%~4%之间。 结论  基于相邻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开展尾流分析可为后续海上大型风电基地规划设计和机组排布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