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3篇
水利工程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基于Mohr-Coulomb准则点安全系数的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隧道围岩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评价问题,基于Mohr-Coulomb准则,采用FLAC3D.自带Fish语言,编制了相应Mohr-Coulomb准则点安全系数程序,并结合实例评判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编程序计算的安全系数小于1的区域与FLAC3D软件计算的塑性区分布范围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法合理有效、简便、易被工程界所接受,并通过求解围岩稳定的安全系数建立评价指标,为锚杆和衬砌支护提供合理的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卸荷效应对岩体强度变化的影响,以三峡地区砂岩为样本,通过三轴加载和卸荷试验,运用Hoek Brown岩体破坏准则,探讨砂岩在不同卸荷速率条件下的强度损伤规律,并提出采用卸荷强度损伤因子来表征卸荷造成的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卸荷条件下砂岩强度损伤明显,且与围压密切相关;随着围压的增大,卸荷效应造成的强度损伤量增大,最终趋于稳定。最后,基于工程设计最不利原则,修正了Hoek Brown卸荷强度准则公式,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了探究冻融损伤后岩石加卸荷力学特性,以砂岩为研究对象,对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2种含水率砂岩进行加卸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后,砂岩受到损伤,在加卸荷作用下,裂纹的扩展方向改变,发育程度加剧,且在饱和组砂岩中表现明显;从裂纹的扩展方向和破裂面角度来看,加载状态下砂岩以剪切破坏为主,卸载状态下以张拉和剪切破坏为主;加载条件下,冻融作用对砂岩造成的损伤反映出砂岩的峰值强度损失和弹性模量损失逐渐增大,且饱和砂岩较天然砂岩略大;卸荷条件下,各循环次数砂岩卸荷变形模量与卸荷当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卸荷当量约为80%时,变性模量下降显著,而卸荷当量保持一定时,卸荷变形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另外设计的卸荷速率都较小,对变形模量影响不明显。试验结果可为寒区岩质边坡开挖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某水电站铅厂滑坡滑带参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灾害,合理地治理滑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而合理的力学参数对滑坡治理又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中滑坡滑带力学参数是最关键参数之一.根据现场踏勘和地质资料分析,对滑坡滑带参数在含水条件和天然条件下进行反演分析、利用采集的数据为学习样本进行神经网络学习,对室内实验3组数据进行BP神经网络预测土样的C、φ值,并参照已知滑坡滑带的力学参数来综合确定该滑坡滑带的力学参数,为合理治理该滑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5.
采用传统的加载力学方法和卸荷岩体力学方法,利用数值计算对某公路高边坡开挖后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研究.比较两种计算方法算得的边坡位移,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卸荷岩体力学方法在岩土体开挖边坡计算分析中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基于缩尺比例为1︰5的无砟轨道X形桩-筏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在长期列车循环荷载作用下开展饱和砂土地基中该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研究,分析X形桩桩身动应力、桩侧摩阻力以及累计沉降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桩身轴力和累积沉降均随加载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率逐渐放缓,桩身轴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加载频...  相似文献   
57.
针对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库岸边坡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问题,较多学者对干燥—饱水两种极端状态的循环作用进行了研究,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以三峡库区重庆段某典型边坡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浸泡循环作用方式模拟岩石热湿循环过程,在前期进行的热湿循环试验方案及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对砂岩的劣化程度进行划分,对热湿循环作用下砂岩的卸荷损伤本构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湿循环10次内砂岩各力学参数的劣化效应比较明显,10~50次逐渐减弱并趋于平缓;基于热湿循环和卸荷相互作用,建立了完整砂岩在不同热湿循环次数下的卸荷损伤模型并绘制模型曲线;经过验证,模型曲线与试验所得的三轴卸荷应力-应变曲线吻合度较高,认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8.
夏季高温季节频繁的降雨与蒸发过程,使岩石(体)经常性的处于热湿循环的交替作用。鉴于此,以三峡库区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热湿循环后的三轴加载与卸荷试验,从变形、强度以及破坏模式等方面研究热湿循环对砂岩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砂岩三轴加载、卸荷的峰值强度随着热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这种劣化效应在循环前期表现的较为明显。可采用对数函数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描述。(2)砂岩热湿循环三轴压缩破坏模式以剪切破坏为主,主要表现为单剪切面的剪切破坏和"X","Y"型共轭剪切破坏,在破坏面上出现明显的滑移现象,在其端部均形成含有圆锥的对角破坏。(3)砂岩热湿循环三轴卸荷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伴有张拉劈裂破坏与拉剪破坏,与三轴压缩破坏相比,砂岩破坏的主裂纹和次生裂纹更多,破坏形式更复杂,破坏程度也更为严重。随着热湿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的裂纹扩展情况越复杂。(4)砂岩的力学性质参数随着热湿循环作用呈下降趋势,且变化趋势一致。定义热湿循环劣化系数W,即归一化函数中ln(n+1)的系数绝对值来评价热湿循环作用对力学参数的劣化强弱程度,该参数可为后续建立岩石随热湿循环劣化的损伤模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9.
现役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厂用电率高达10%~13%.明显地抵消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高、排放污染低、煤种适应性强等诸多优势,厂用电率高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快速发展的瓶颈.其中锅炉辅机的耗电率占了很大的比例,是降低机组厂用电率的主攻方向,本文针对广东梅县发电厂三期5、6号循环流化床锅炉从运行调整、辅机系统改造等方面提出了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厂用电率的各项措施进行了分析.使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的厂用电率降到接近同类型煤粉炉发电机组的程度。  相似文献   
60.
锅炉给水泵是汽轮发电机组的的重要辅机,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单元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针对梅县发电厂三期新投产的2台135MW单元机组运行中出现的电动锅炉给水泵密封水不能正常回收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调整及改造的实施方法。通过对给水泵密封水的回收操作方法、调整步骤进行优化,并对设备系统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后,收到了预期效果,使给水泵密封水达到正常回收,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