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5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11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4篇 |
综合类 | 164篇 |
化学工业 | 309篇 |
金属工艺 | 133篇 |
机械仪表 | 162篇 |
建筑科学 | 214篇 |
矿业工程 | 100篇 |
能源动力 | 119篇 |
轻工业 | 232篇 |
水利工程 | 62篇 |
石油天然气 | 117篇 |
武器工业 | 16篇 |
无线电 | 16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8篇 |
冶金工业 | 106篇 |
原子能技术 | 16篇 |
自动化技术 | 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34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19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88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50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2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针对胜利油田义北油区大43区块储层特征,在低渗透油气藏"协同增效"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低伤害钻井液技术。研制的油层保护剂AMP-2封堵性强,稳定性好,放置30 d不分层;防水锁剂FCS抗低温能力强,在-20℃不分层;形成的低伤害钻井液体系FA砂床侵入深度仅为4.0 cm,高温高压砂床侵入深度为5.2 cm,封堵性能强,滤液表面张力为22.1 mN/m,可有效减少水锁损害,渗透率恢复值不小于90%,油气层保护效果好。通过在4口井进行现场试验表明,该低伤害钻井液体系的性能稳定,易于维护,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1.73 d,油层保护效果明显,投产后均不需酸化压裂,投产自喷,平均日自喷量为7.88 t/d。该低伤害钻井液在义北油区大43区块的应用,为今后胜利油田老油区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3.
114.
传统气井配产方法应用于大牛地低压、低渗、低产致密砂岩气藏产水气井时,气井的携液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累计排水采气量大,最终采收率低。基于产水气藏物质平衡原理、气井产能、井筒压力温度分布预测理论,应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产水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该方法能动态预测地层压力、井底流压、井口油压、产量、采收率随时间的变化;结合连续携液理论提出了产水气井配产新方法,该方法所配气量高于井口临界携液气量,且随时间动态递减,而不是保持不变。大牛地DK3井实例计算表明,新方法能更长时间维持气井连续携液生产,降低了累计排水采气量,提高了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5.
焦石坝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石坝地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露头样品和钻井岩屑样品的氧化物和元素测量结果为依据,研究该区页岩氧化物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页岩地层SiO_2含量整体较高,化学蚀变指数(CIA)为55~77,表明页岩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同样品页岩氧化物和元素组成特征存在较明显差异,导致页岩品质存在巨大差异:龙马溪组页岩上段岩屑样品过量硅含量极低,U/Th小于0.75,属于高能、富氧环境产物,有机质难以保存,页岩品质差;龙马溪组页岩下段岩屑样品过量硅含量为6.6%~12.9%,U/Th为0.75~1.25,属于低能、贫氧环境产物,有机质含量高,脆性较好,页岩品质较好;五峰组页岩露头样品过量硅含量为11%~24%,U/Th为0.76~1.34,属于低能、贫氧—厌氧环境产物,有机质含量高,SiO_2含量最高,有利于形成天然裂缝和后期压裂改造,页岩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6.
在大型汽轮、水轮发电机等大电容设备的测量和检修过程中,常因测量仪器容量不够,而无法适应海外工程特点和满足国内外标准要求。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串联谐振装置和介质损耗(介损)测量装置的应用原理,然后根据其测量特性,提出了组合应用串联谐振装置和介损测试仪进行水轮发电机介损和电容测量。将该方法应用到印度尼西亚总承包工程的测量试验中,根据国内外标准分析了试验结果。试验研究表明,该方法测量准确、方便,并且试验结果达到了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准确计算速度管中气液两相流压力降,是速度管排水采气工艺优化设计、生产动态及排液效果分析的基础。文中以Orville Gaither 1963年以天然气/水作为实验流动介质,在管径25.4,31.75 mm速度管中测试的单相液流、气液两相流的实验数据为基础,首先优选了摩阻系数计算方法,其次对速度管中气液两相流的压降模型进行评价和优选,最后利用大牛地3口水平井速度管流压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利用单相液流测压数据进行摩阻系数优选表明,AGA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最吻合,误差最小(压降平均绝对误差为22.37%);8个常用气液两相管流压降模型评价表明,Gray模型准确性最好,其次为Ansari模型。这为速度管排水采气井优选出了可靠的两相流压降计算模型,有助于提高工艺设计及排液效果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0.
D—T2二维核磁共振能够快速、直观地区分不同性质、不同赋存状态的孔隙流体,已成为储层评价的热门技术,但对于页岩油储层,常规储层的D—T2孔隙流体解释图版并不适用,考虑受限扩散、内部梯度等影响因素的修正图版也难以满足页岩油储层油、水识别的要求。为此,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D—T2孔喉尺度分辨率、流体含量分辨率、孔隙流体解释图版3个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D—T2孔喉尺度分辨率、流体含量分辨率均低于T2一维核磁共振,难以检测到T2短于2 ms、含量低于0.2%的流体信号;D—T2信号位置与流体含量有关,且随着流体含量的递增,具有随机游走特性。2口页岩油井的应用表明,基于流体含量信号响应轨迹的D—T2流体解释图版能够实现页岩油储层的准确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