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229篇
综合类   121篇
化学工业   110篇
金属工艺   24篇
机械仪表   34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40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40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By synthesizing reactive powders via a self-sustaining combustion synthesis, the glycine-nitrate process, the gadolinium-doped celia (GDC) with the chemical formula Ce0.8Gd0.2O1.9 was prepared. The resultant powders were dispersed with the terpineol as the dispersant through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ball milling and high-shear dispersing. Coagulation factor (CF) was used to mark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on the nano-scale GDC in this work. The effect of agglomeration on the densification behavior at different sintering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The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gglomeration retarded the densification at the sintering stage. The powders with better dispersion exhibited a higher sintered density at the same temperature. After effective dispersion treatment, GDC could be fully densified at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1300 ℃. The densification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 The high sintering kinetics of the ceramics was obtained based on the agglomera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62.
针对所提出的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集成利用系统,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软件包FactSage 5.2研究了煤中多种有害元素随气化压力及温度的变化,以及在气化炉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得到了随煤气温度的降低,各有害元素在煤气中可能的化学形态及物理相的转化规律.同时,考察了含有污染元素的气化炉固相产物随物料循环进入燃烧炉后,在O2/CO2气氛下的最终热力稳定形态.研究结果将为该近零排放煤利用系统抑制污染物的生成及排放控制提供指导,同时为其他零排放煤利用系统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为合理利用造纸工业酸法制浆的副产品麦草木素,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对木素与煤混烧灰的熔融特性进行了研究.将质量分数为0~95%的麦草木素与煤混烧制成混烧灰,通过测定混烧灰的熔点,观察到随着木素质量分数的增大,混烧灰的熔点出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结合灰成分分析,利用K2O-Al2O3-SiO2和CaO-Al2O3-SiO2 2个三元系统相图,验证了混烧灰熔融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相图中矿物形成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从而得出灰成分变化是造成混烧灰熔融特性变化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发现了生物质与煤混烧可以改变生物质类燃料低熔点的性质,在燃烧利用上较单纯燃烧生物质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64.
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设计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军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2007,36(1):15-17,23
应用流体力学的原理与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入口烟道仿真模型,经过模型调控对比,提出了适合烟道设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5.
Lee-Chang及派生类群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Lee和Chang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非交互的群签名方案。Tseng-Jan;李、张、刘、杨;敖、陈、自分别给出了改进方案。该文指出Lee—Chang方案及所有派生类方案都不具备防伪造性。它们都可以用类似的伪造签名方法,产生一个不可跟踪的群签名。  相似文献   
66.
在可燃物热解与着火特性分析试验台上,对白松、桦木、椴木、密度板、三夹板和五夹板典型建筑装潢板材的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材料的表面温度和质量损失速率,并分析了辐射热能流率、含水率和材料种类对材料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热能流率的增加,着火时间缩短,着火温度降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着火时间延长;不同材料的着火特性在低辐射热能流率条件下的差异较大,而在较高辐射热能流率条件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7.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颗粒分布平衡模型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颗粒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同时以颗径和密度两参数来描述炉内颗粒特性。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特殊的炉内流体动力特性,建立了包括炉膛密相区和稀相区在内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宽筛分的颗粒分布模型,其中密相区假设为浓度分布均匀的湍流床,而稀相区则为和核心-边壁区的流动结构。模型同时耦合炉内颗粒所经历的爆裂、燃烧、磨损及气固分离等物理和化学过程。应用以所建的颗粒分布平衡模型为子模型的循环流化床唤炉总体数学模型模拟了一台12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烟煤时满负荷运行的工况。计算时把炉内颗粒分为70档,其中颗粒粒径在0~8mm之间分为10档,密度在1100~2400kg/m∧3之间分为7档,模拟计算所得的炉内颗粒分布合理正确,与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建立的颗粒分布模型可以用来描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颗粒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68.
提出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采用双网同时运行时,所有数据通过数据编号进行标志,提供算法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可达到双网无缝切换的要求;面向应用模块的冗余互备而不是主/备机上所有模块的共进/退,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应用模块可根据需要在不同机器间任意配置,可达到负载均衡;在主/备机切换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保证数据同步的完整性;对不同厂商设备的接入可采用基于CORBA技术的软件平台及分布式硬件平台的规约转换装置,通过普通的物理板卡和应用组件实现不同生产厂商设备最大隔离等几点措施.通过在1000 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顺利投运与可靠运行证明了所提出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9.
以高硫长广煤为试验煤种,在两段多相反应实验台上开展了煅烧温度、物料停留时间、物料制备方式、炉内气氛等因素对煤粉炉联产Q相水泥熟料效果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联产Q相水泥熟料的最佳煅烧温度为炉膛温度范围相一致;在物料停留时间1~7 s的范围内,延长物料停留时间有利于Q相熟料烧成反应趋于充分;在一定范围内,混合煤粉颗粒中煤粉与钙基添加剂粒度越小,粒度筛分级差越大,煤粉燃烧过程煤中矿物质与CaO、MgO生成水泥熟料矿物的反应更易于进行.以高硫煤为试验煤种时,炉内的不同气氛对熟料中Q相与3CaO·3Al2O3·CaSO4的比例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0.
碳纳米管(CNT)和石墨烯(Graphene)拥有优秀的力学和物理性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理想的增强体.本文采用球磨工艺+氢热还原法将碳纳米管(CNT)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引入到铝粉表面构建CNT-RGO混合增强体,然后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系统(SPS)和轧制工艺,制备CNT-RGO/Al复合材料.通过EBS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