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天然橡胶与顺丁橡胶并用胶为基础材料,通过胶料配方试验及性能测试,制得了具有优良物性、回弹性和符合使用要求的漏斗胸矫治器橡胶泵专用胶料,并确定了生产配方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轴承套圈外圆无心磨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类型现场总线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rofiBus、InterBus-S和Genius三种现场总线以及它们所连接的设备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在网络底层用多类型现场总线在复杂现场环境下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开发出具有良好物理化学及生物活性的银纳米粒,利用桑叶水提取物,通过绿色方法制得桑叶银纳米粒.以AgNO3浓度、反应温度、桑叶水提物与AgNO3溶液体积比、pH以及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优化桑叶银纳米粒最佳合成条件;通过UV-Vis、SEM及FTIR等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测定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和细胞毒实验评价其抗菌及抗癌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制备条件为:AgNO3浓度5 mmol/L、反应温度35℃、桑叶水提液与AgNO3溶液体积比1:5、反应体系pH 11.0及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桑叶银纳米粒为大小均一的球形,平均粒径(48.78±0.39)nm,电位(–27.8±2.00)mV;相比于桑叶水提物,桑叶银纳米粒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白色念球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抑菌圈分别为(11.39±1.02)、(10.50±0.92)、(10.50±0.61)、(7.90±0.79)和(8.31±0.52)mm;桑叶银纳米粒对人宫颈癌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0.63 mg/L〕、人肝癌细胞(IC50为26.98 mg/L)和人乳腺癌细胞(IC50为18.65 mg/L)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全县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设情况的调研,弄清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的规模和投资都越来越大、技术含量也逐渐增高、建设周期拉长、设备材料的价格波动大,因此施工项目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不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产生除承包合同内容之外的新问题,从而产生新费用和工程造价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施工企业项目在实施阶段的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发现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便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手段能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大连是我国最早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有造船、机车、冶金、渔业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仍十分重视对节能技术改造的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厂校联姻,锅炉系统改造节能效果明显   大连机车厂是个百年老厂,全厂上下十分重视节能和老设备的改造工作。在走向市场的今天,该厂舍得投入,更加注重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节能增效。   1999年,他们把节能的目光盯上了全厂的 11台锅炉。辅助这些锅炉运行的有送风机、引风机、补水泵、上水泵等大量电动机,如果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善电动机的启动性能和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电动汽车必须解决好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电池技术、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德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月10日在柏林宣布.德国公民人均每年用电量为6538kWh,在欧洲国家中位居中游。  相似文献   
20.
田亚欧  王春莉 《哈尔滨轴承》2007,28(1):20-21,23
轴承内圈分选是轴承生产装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分选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轴承游隙质量和装配效率。只有了解所使用仪器特性,合理选用仪器,才能保证轴承游隙质量和装配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