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轻工业 | 53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2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小麦粉破损淀粉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别以软、硬麦为原料,采用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改变工艺条件并在线取样的方法,取得多组不同样品,样品处理后分别测定破损淀粉含量,研究影响小麦粉淀粉破损的重要工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硬麦加工后淀粉破损率高,而软麦则相对较低,硬麦粉的淀粉破损率较软麦粉高出20%左右;面粉越细则淀粉破损率越高;研7磨道数越多,研磨强度越大,淀粉破损越严重;齿辊所造成的淀粉破损程度要比光辊为重,但差距不是很大;撞击机在正常生产时对淀粉破损影响较小,如反复撞击也会使破损淀粉增加,但其影响程度较研磨强度缓和。 相似文献
3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炒制时间的燕麦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初步建立脂肪氧化程度与燕麦风味物质形成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整个炒制过程中,燕麦中烃类、醛类、醇类物质的含量随炒制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吡嗪类物质含量在炒制25 min后显著增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炒制前期(≤15 min)与炒制中后期(≥25 min)的燕麦风味区分明显。相对香气活度值、主成分分析表明,炒制前期的特征风味物质以醛类为主,包括癸醛、(E)-2-壬烯醛、壬醛、苯甲醛等,呈果香、甜香、花香、弱油脂香;而炒制中后期的特征风味物质以吡嗪类、醛类为主,呈焦香味、果香味。炒制初期燕麦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由84.41%降至81.72%,炒制中后期脂质氧化产物逐渐增多、氧化程度逐渐加深,茴香胺值从0.73升高到4.49后开始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从0.023 mg/kg升高到0.039 mg/kg后保持不变,炒制前中期(<35 min)脂肪氧化程度与醛类等重要风味物质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4.
馒头在冻藏过程中出现硬度增大、比容变小等品质劣变现象,通过研究其在冻藏过程中的水分变化,可以为改善速冻馒头品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及质构仪等研究冻藏以及复蒸过程中馒头可冻结水含量、水分状态、质构和比容等品质特性的变化,并对馒头水分变化与质构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冻藏以及复蒸过程中馒头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降低;冻藏60 d时,馒头的失水率达1.19%,可冻结水的融化焓△H增加了6.32 J/g;冻藏过程中半结合水变得更易流动且含量有所降低。并且,冻藏馒头以及复蒸馒头的比容显著降低(P0.05),硬度与咀嚼性显著增大(P0.05)。失水率与冻藏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可冻结水含量与复蒸馒头的硬度和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在制粉生产线上按系统采集小麦粉样品,近似地代表小麦籽粒胚乳中的不同层次小麦粉,通过测定不同系统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及其糊化特性,试图揭示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在小麦胚乳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粘度值在胚乳中分布有越靠近皮层越低或越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36.
通过自制远红外热处理设备对燕麦籽粒进行热处理,用实验磨粉机进行磨粉,得出面粉及各粉路出粉率,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热处理时间与籽粒出粉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燕麦籽粒经过0~8 min热处理后,皮磨粉、心磨粉和面粉的出粉率平均值分别为17.53%、26.74%和44.27%;变幅分别为7.40%~31.29%、15.88%~36.86%和39.31%~47.17%;变异系数分别为70.13%、37.22%和8.30%.热处理时间对皮磨粉出粉率和心磨粉出粉率有极显著影响(α=0.01),对面粉出粉率有显著影响(α=0.10).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皮磨粉出粉率表现出先稳定后升高的趋势,热处理6 min时皮磨粉出粉率达到最高,为31.29%.心磨粉出粉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先稳定后减少,4 min时心磨粉出粉率达到最高,为36.86%.面粉出粉率则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平稳,热处理6 min时,面粉的出粉率达到最高,为47.17%.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燕麦籽粒的出粉率,而且能够改变面粉中粉路的组成变化;出粉率的变化间接反映了面粉理化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7.
38.
39.
小麦胚乳结构中蛋白质分布及其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线上按系统取制粉样,这些粉样近似地代表着取自小麦籽粒胚乳中不同部位的小麦粉.分别进行蛋白质、面筋含量及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蛋白质在胚乳内分布是由内向外含量逐渐增大.从平均值上看,靠近皮层部分的皮磨粉,其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延伸性及粉力均高于麦心部位的心磨粉和渣磨粉,抗延伸阻力则略低.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