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104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53篇
建筑科学   63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105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46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4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7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中间主应力和卸载作用对岩石剪切破坏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开展不同中间主应力条件下砂岩加载和卸载破坏试验,分析其变形特征和强度特性,通过建立本构关系和剪切变形带角度预测模型,研究2者对剪切变形带角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中间主应力增加,岩样峰值处偏剪切应力增加,且卸载条件下增幅较小;岩样最大压缩点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达到最大压缩点后,加载条件下岩样体积应变由膨胀逐渐变为压缩,而卸载条件下均呈膨胀趋势。随着中间主应力增加,岩样偏剪切应变陡增,卸载条件下陡增提前。在峰值处,卸载条件下应力Lode角和应变Lode角均比加载条件下的大,且2个条件下2类Lode角的差值随中间主应力增加而增大。中间主应力和卸载作用可以通过应力Lode角反映岩石屈服特性,通过应变Lode角反映岩石内部裂隙演化方向。采用等效塑性应变表征内摩擦角和剪胀角,建立由三应力不变量构成的硬化本构关系;引入相关流动法则,构建剪切变形带角度预测模型。对比试验值,发现模型预测效果良好。随着中间主应力增加,变形带角度先减小随后趋于稳定;而卸载作用会减小变形带角度,并受中间主应力影响,角度减小...  相似文献   
722.
通过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对砂岩进行真三轴加卸载试验,研究不同最小主应力方向卸载速率对砂岩试件的力学行为和能量演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卸载速率增加,体积最大压缩量减小,达到最大压缩量所需的最大主应变也减小;卸载速率增加使岩样中间主应力系数增加,而静水压力和剪切应力值均减小;随着卸载速率增加,峰值处总能量下降,弹性能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趋势,耗散能呈下降趋势。试验开始到最大压缩点之前为阶段Ⅰ,最大压缩点之后到峰值处为阶段Ⅱ。随着卸载速率增加,在阶段Ⅰ中,耗散能转化速率增加程度较低,岩样变形以弹性为主;在阶段Ⅱ,耗散能转化速率增加程度较高,岩样变形以塑性为主。研究结果对控制岩石变形和破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3.
针对传统实验室监控系统设备配置繁琐、用户无法及时获悉示警信息等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实验室智能监控系统。系统构建了以ZigBee和NB-IoT融合网络为核心的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3层网络拓扑,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无线通信、终端执行单元等模块。经试验,该系统实现了对实验室环境信息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传输、波形显示、可靠存储、分析示警及实验室设备的智能调控,达到了预期效果。借助该系统,用户在移动端即可实时远程监控实验室的环境状况,及时获得异常示警并做出反馈,为有效规避实验室突发事故提供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724.
为提高牦牛肉副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开发新型牦牛肉香精,文章以牦牛碎肉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牦牛肉最佳酶解工艺,以褐变程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美拉德反应体系最佳反应条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检测牦牛肉香精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牦牛肉最佳酶解工艺为酶配比1:2(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1.5 h,pH8,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0.7%;美拉德反应最佳条件为时间30min,温度120℃,葡萄糖添加量5%;牦牛肉香精检测出挥发性物质共51种,其中烃类物种13种、醇类物质9种、醛类物质14种、酮类物质4种、醚类物质2种、酯类物质1种、杂环类物质8种,其中关键风味成分包括十四烷醛、十六醛、十八醛、异戊醛、壬醛、苯甲醛、2-乙基呋喃和2-戊基呋喃。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牦牛肉香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5.
高温条件下炉渣容易挥发导致成分变化且“测不准”。对部分钢铁冶炼渣的挥发及其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提出了挥发性炉渣性能测定改进方案并开展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含氟化物、钾钠氧化物等助熔剂的炉渣挥发量较大,导致炉渣成分及性能变化明显,现行炉渣性能测定方法已难以适应此类炉渣,应进行改进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取更加准确合理的炉渣性能参数,为准确调控炉渣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6.
727.
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阐述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行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质量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突出工程应用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28.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排放大户。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的提出,钢铁行业绿色化势在必行。而在生产工艺与核心设备相对完备、固定的前提下,能源管控优化成为节能降耗、低碳运行的主要手段,相关方法技术自然也成为了行业的研究应用热点。针对钢铁工业能源系统管控优化问题,综述状态感知与趋势预测、运行优化与设备控制、调度决策与系统优化、平台研发与工程应用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覆盖机理建模、数据驱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理论技术体系。最后,基于行业现状、结合发展趋势,总结归纳了钢铁能源管控优化的难点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29.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障碍为临床特征,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全世界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被批准治疗的药物也无法治愈AD,且存在毒副作用。因此,天然存在的、副作用小的、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植物源性化合物成为了研究热点。藤茶,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其主要成份黄酮类物质,包括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杨梅素(Myricetin,MYR)、杨梅苷等,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等多种功能。近年来,发现藤茶黄酮在AD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该研究从抗β淀粉样蛋白沉积、抗氧化、抗炎以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作用出发,阐述藤茶黄酮改善AD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其在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领域的开发和综合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30.
讨论了异型石英光纤传像束作为光学成像探测器的重要意义,利用排丝叠片法制备了一种线面转换异型石英光纤传像束,并利用测试平台进行了透过率和串像率测试。该光纤传像束在450~850 nm波段的透过率为40%~60%,串像率为4%。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明确了制备过程中提高传像束性能的有效方法,确定了一套排丝叠片制备光纤传像束的工艺和流程,这对光纤传像束产品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