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42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在现代医学中,核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提供组织形态和功能信息。但是这些技术在分辨率或成像深度上各有缺点,而一种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的新型光学检测技术则可以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和大深度成像,该技术称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OCT技术是一种将高纵向分辨率和高横向分辨率结合的非接触、非侵入、无损伤影像技术,可以实现与活体组织病理学观察相同的作用。OCT采用低能量的近红外光源作为探测光,并结合显微镜头、手持式探头或内窥镜等非损伤方式进行常规检测,不会对生物组织造成损伤。同时OCT结合发展迅速的图像采集分析处理技术,可实现实时三维成像,从中提取对诊断有用的信息进行定量分析,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便利。该综述重点介绍经典OCT成像技术及其相关医疗应用技术,如SD-OCT、SS-OCT、aOCT、PS-OCT和D-OCT,在呼吸系统、口腔、脑组织和肾脏等其他主要器官疾病检测中的应...  相似文献   
252.
阳桥至长坳河段治理是补齐便水溪河流域防洪短板,完善万山区城乡封闭防洪体系的技术关键。针对治理河段防洪标准低、河道淤塞严重、河岸垮塌等问题,根据河道系统生态化治理及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按“乡镇10a 1遇、农田保护5a 1遇”标准采取新建防洪堤和清淤疏浚相结合的治理方案。论证分析成果表明:格宾石笼生态式防洪堤具有较好的防洪和生态环保功能,河道治理后可营造“人、水、城”三者和谐的亲水宜居沿河生态景观带。研究成果可为新时期中小河流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3.
针对波分复用-光纤无线通信(WDM-ROF)系统中采用的激光器阵列成本高、可扩展性与重构性差、生成的毫米波信号单一不可调、每个基站业务传输相同且可应用场合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光学频率梳(OFC)的可选频毫米波生成多业务分层WDM-ROF系统。在该方案中,采用光学频率梳作为系统的多载波光源,有利于系统的扩展与重构;在中心站(CS)预留部分光载波作为基站(BS)上行链路的光源,实现了基站上行传输的无光源化;在次级中心站(SCS)引入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光开关矩阵,由MEMS光开关矩阵的不同种控制状态实现毫米波信号的可选频;构建具有分层结构的基站组(BSG),为每个基站提供多个业务的接入。建立了基于光学频率梳的WDM-ROF系统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在仿真中获得了平坦度为0.58 dB、频率间隔为20 GHz的15线光学频率梳。在下行链路中,利用其中一种控制状态的MEMS光开关矩阵与光电探测器将两个不同的10 Gbit/s下行数据上变频,得到频率为35、45、65、95 GHz的4个毫米波信号,并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分配给基站组中的两个基站(分层BSG),进行多个业务传输。经4...  相似文献   
254.
在场景文本检测方法中,文本实例的边缘特征与其他特征在大多数模型中都是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准确检测相邻文本边缘区域是正确识别任意形状文本区域的关键之一.如果对边缘特征进行增强并使用独立分支进行建模,必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标识准确率.为此,提出了三个用以增强边缘特征的网络模块.其中,浅层特征增强模块可有效增强包含更多边缘特征的浅层特征;边缘区域检测分支将普通特征和边缘特征进行区分以对目标的边缘特征进行显式建模;而分支特征融合模块可将两种特征在识别过程进行更好的融合.在将这三个模块引入渐进尺度扩张网络(Progressive scale expansion network, PSENet)之后,相关消融实验表明这三个模块的单独使用及其组合均可进一步增加网络的预测准确率.此外,在三个常用公开数据集上与其他十个最新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得到边缘特征增强网络(Edge-oriented feature reinforcing network, EFRNet)的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F1值.  相似文献   
255.
为了探究近临界水(NCW)处理烟梗获得植物营养液和生物炭的最优处理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NCW处理烟梗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了料液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NCW液化烟梗的最优处理组合为料液比1∶14,温度180℃,时间15min,烟梗生物炭产率最高和气化率最低的条件均为料液比1∶4,温度180℃,时间15min;(2)NCW液化烟梗制备植物营养液中有机质、总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最优处理条件均料液比1∶4,温度180℃,时间15min;(3)结合工艺优化目标与植物营养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T9为最优处理,在此处理下,烟梗液化率51.8%,生物炭产率31.8%,综合利用率达83.6%。获得的植物营养液有机质含量(63.1±1.2)g/L,氮磷钾(N+P2O5+K2O)总含量(5.748±0.017)g/L,中微量元素含量(101.0±3.2)mg/L,达到相关企业标准,可以作为植物营养液使用。  相似文献   
256.
为解决自动化学科控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设备不足、场地有限、信息化教学手段缺乏的问题,设计开发了用于控制实验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系统根据实际实验中被控对象特性进行3D建模和数学建模,实现虚拟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之间的实时通信,完成控制器对虚拟被控对象的实时控制功能。针对自动化学科控制实验内容和特点设计的半实物仿真教学系统符合教学需求,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57.
选择天津滨海地区北大港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于夏季对水库不同位 置取样,分析水体 pH 值和主要咸化指标溶解性总固体(TDS)及 Cl ?质量浓度,研究北大港水库不同位置水质咸化 的变化规律,对水库咸化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沿着水流方向自西向东,TDS 和 Cl ?质量浓度呈现“水库上游 闸>水库下游闸”的分布特征,而 pH 值正好相反,沿着水流方向水体咸化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北大港水库水体 各指标在垂向分布上可分为两种类型:“混合型”水体,多分布在水库水流上游西侧进水闸口(南岸进水闸、赵连 庄闸、马圈进水闸、大港农场闸和刘岗庄闸),水库东南部的沙井子闸以及东北部的出水闸(十号调节闸和排咸 闸);“分层型”水体,TDS 和 Cl ?质量浓度在垂向上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三号泄水闸最具代表性。沉积 物盐分释放对水库咸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258.
针对目前矿井提升场合级联多电平H桥四象限高压变频设备的变压器绕组结构复杂、功率单元设计难度大、且需进线电抗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CHB型四象限高压变频器,简化了高压变频设备的变压器结构,降低了功率单元的设计难度,取消了电抗器柜体,提高了高压变频系统的性价比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9.
为实现片状结构高重复频率大能量激光放大器的高效热管理,采用有限元分析(FEA)方法,充分考虑增益介质内部非均匀热分布、微通道热沉中的流速、对流扩散等影响因素,引入流-热-固多物理场耦合数值分析模型,对激光放大器热沉进行分析优化,并基于优化结果探讨了不同流速下微通道热沉的散热冷却能力。模拟结果表明:当基底厚度Hb=2 mm、单个微通道高度Hc=4 mm和宽度Wc=0.4 mm、两微通道的间距Ww=0.3 mm时,微通道热沉冷却能力最强,热阻最小;微通道内冷却液流速过大会导致较大的流动压力损失;微通道热沉的平均等效换热系数可达50000 W/(m2·K)。  相似文献   
260.
In this work,the ultrasonic assisted active metal soldering of SiO2 glass and Al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using Sn-2Ti solder filler at a low soldering temperature of 250℃ in ambient atmosphere.A nano-crystalline α-Al2O3 layer with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13.9 nm and a nano-crystalline R-TiO2 layer with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16.2 nm are formed at the interface of Al/Sn and SiO2/Sn respectively because Al elements did not diffuse from 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