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1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电网脆弱线路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辨识引发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脆弱线路,从事故发展的角度出发,基于自组织临界理论的幂律特性构建了电网脆弱线路辨识模型。线路因保护的隐藏故障或过载而退出运行后,利用孤岛搜索辨识引发系统解列的关键线路,并对其处理以便重新潮流计算。综合改进的潮流分布熵、灵敏度分析理论及OPF模型对负荷水平和发电机出力进行调整,构成电网停电模拟模型。通过大量的仿真与统计,利用系统负荷损失量的幂律或幂律尾特性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临界状态,同时,系统负荷损失量的数学期望越高,该自组织临界状态越危险,致使连锁故障的风险越高。以IEEE 39节点系统为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Prony算法分析低频振荡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在分析Prony处的理论基础上,讨论信号噪声、信号的非平稳性对算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分别对仿真振荡信号和现场实测振荡信号进行Prony分析,得出较满意的结果,说明Prony算法在信号分析中,可提供有效、精确的分析结果,为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3.
渠道衬砌混凝土冻融剥蚀破坏对工程建设危害较大,破坏形态特征有表面酥松剥落、起砂等现象。以某大型渠道工程衬砌为例,通过方案比选,选定丙乳砂浆作为本次渠道修复处理方案,文章阐述了丙乳砂浆的施工配合比的确定,及其改性机理,介绍了丙乳砂浆在渠道衬砌表面冻胀破坏修复中的应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后的外观效果及检测结果,证明丙乳砂浆是一种经济、迅速、优良的薄层修补材料,可用于渠道衬砌表层的破坏修补。  相似文献   
34.
简要介绍了消防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消防科学与技术>杂志刊登消防科技论文的情况,分析了科技论文的质量和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对消防科技论文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前蒸汽吞吐井采用的电加热及热流体循环工艺,存在能耗大、运行成本高及井下作业复杂等问题。依据热管原理,将机抽井中的空心抽油杆经过加工处理,改制成具有高效传热功能的重力热管,并形成了利用抽油杆柱吸收地热加热井筒新技术。介绍了油井现场制造重力热管式抽油杆柱的操作工艺,依据辽河油区3口试验井资料,分析了该技术的适用条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油层深度低于1 300 m、油层流体温度为100~120℃、油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小于10 000 mPa.s、周期注汽量不低于2 000 m3及产液量不低于15 m3/d(最好在20 m3/d以上)的蒸汽吞吐井,应用该技术可取得加热井筒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36.
针对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运行参数波动较大,低频振荡模态变化情况不易确定的难题,提出利用区间模型和复模态二阶摄动理论分析振荡模态的方法。首先建立不确定信息下振荡模式的频率、阻尼以及参与因子的区间分布模型;然后利用复模态二阶摄动理论评估该模型在运行参数变化区间较大时,系统振荡模式上述特征要素的变化情况。IEEE16机6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即使系统中同时出现多个运行参数变化较大的情况,该方法也能较准确地评估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能,并可为运行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同时,该方法在分析低频振荡模态方面较一阶摄动理论的准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37.
双馈风电场新型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均衡双馈感应发电机感性和容性无功调节能力,改善电压稳定性,提出双馈风电场并联无功补偿方案:在各机组机端装设电容器,其电容值为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电感的倒数;同时在主变的低压侧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compensator,SVC)进行集中补偿。在此基础上,设计电压协调控制方案:稳态时通过三层无功分配策略充分发挥双馈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减小风电场内有功损耗;电网故障时则结合送出线路纵联差动保护控制SVC的等效电纳,避免保护动作时发生电压过冲的现象,同时改变机组内部无功分配以提高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最后以实际算例仿真表明上述无功补偿与电压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39.
大规模恢复负荷、减小停电损失是电力系统恢复的主要目标。本文根据环境温度、停电时间和温控负荷比例3个因素对冷负荷恢复的影响,提出一种冷负荷恢复量的计算模型。结合用电主体、负荷启动特性等两种母线负荷分类方式,并计及包括暂态频率在内的实际约束建立了以节点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的通用模型。通过增广潮流计算、暂态能量函数计算及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DBPA仿真对负荷恢复的稳态、暂态过程进行详细校核。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提出一种基于机组分类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即根据风电场内每台机组的实时运行状态和下一控制周期的功率概率性预测结果对机组分类,按不同类型风电机组升降功率能力的不同,依次对每类机组进行控制,从而提高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通过与基于平均分配算法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效果对比,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