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17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32篇
机械仪表   30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武器工业   14篇
无线电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环保行业亟需一款方便大众使用的智能垃圾桶的需求,结合CATIA软件的建模优势,在机械结构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了垃圾桶的电子电路结构.解决了现有垃圾桶存贮空间小、散发异味大、不能自动分类等问题,并以ATMEGA328P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压力感应模块、WiFi通讯模块和语音识别模块实现了智能垃圾桶的多种功能.该多功能智能垃圾桶生产制造成本低,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显著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城市美化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上拱问题进行了资料调研,通过现场变形监测、填料取样试验、矿物成分分析等手段,明确了硫酸盐侵蚀水泥改良填料膨胀是引起路基上拱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化学反应机理和室内模拟试验,对发生此类膨胀变形的反应条件、膨胀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变形主要发生在路基水泥改良填料层位,该土层具有大量硫酸盐侵蚀水泥产物钙矾石和硅灰石膏发育的特征,路基上拱与硫酸盐侵蚀水泥改良土形成钙矾石和硅灰石膏晶体相关;水泥改良填料中相对潮湿的高PH值碱性环境和石膏等硫酸盐矿物的存在是发生此类膨胀变形的必要条件;硫酸盐侵蚀水泥改良填料将发生持续性膨胀变形,上拱持续时间可达数年,破坏性强。本文研究成果可供类似环境下路基工程的建设及相关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乳酸(PLA)、羟基磷灰石(HA)为主要原料,氯化钠为致孔剂,采用溶液共混-粒子沥滤法制备了PLA/HA复合多孔生物支架,并测试研究了该PLA/HA多孔支架的孔隙率、孔隙连通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LA/HA(85/15)复合多孔支架的孔隙率略低于纯PLA多孔支架,可达到81.6%,可以满足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另外,PLA/HA支架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均在PLA与HA的质量比为85/15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6.1和75.7 MPa。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声信号分类识别方法,将声场环境中声源目标的识别等效为声场信号—特定声源的端到端学习过程,建立一种以log-mel能量为声信号特征的预提取方法,以深度残差网络作为特征自动提取及分类的声信号分类识别模型.在两个大型数据集上对模型性能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在DCASE20...  相似文献   
15.
王帅  方传智  王鹏程  黄婷婷  颜禄康  尖措 《矿冶》2020,29(4):128-132
研究了某高硫铜硫矿的工艺矿物学。结果表明,原矿中铜品位为2.85%,硫品位为24.32%,金含量为0.48g/t,铜、硫、金是主要回收的元素。原矿中的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目的矿物黄铜矿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差异较大,且铜矿单体解离度相对较差。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该注重氧化铜矿物的回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保证目的矿物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测量不同材料在实际环境中的二次电子空间分布,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二次电子发射空间分布测量结构,给出了实验测量原理,用求解特征矩阵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了所需的二次电子空间分布。通过模拟计算对该测量方法进行了校验,模拟结果与假设二次电子空间分布函数相吻合,表明该测量方法可靠、测量精度高,为后续样机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纳米硅溶胶浆液在深部裂隙岩体注浆应用方面的基本特性,揭示材料胶凝时间的温度响应,开展了加速剂对胶凝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胶凝时间随加速剂浓度及温度的增长呈指数降低,得到了与温度相关的硅溶胶浆液胶凝时间公式,进一步推导了实时稠度与实时渗透长度公式,并给出了硅溶胶浆液的裂隙注浆设计思路:可先确定纳米硅溶胶浆液及加速剂掺量,再确定目标渗透长度及地层条件,最后根据渗透长度公式调节注浆压力并确定注浆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核数据测量所需的束斑形状及较低的实验本底,反角白光中子源需通过准直器对束流进行刮束准直。以中子开关为例,根据相关要求确定了整体的设计方案。通过将挡块一分为二的设计,解决了小直径深孔加工的难题。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优化了真空盒的外形结构及密封方式。针对挡块的工作环境,搭建了可用于真空的高精度耐辐射移动平台。经测试,中子开关的主要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说明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9.
将总浓度为1%的刺云实胶(TG)与黄原胶(XTG)按照不同的质量比复配,采用质构仪和流变仪对复配体系的凝胶特性和流变学特性进行测定,通过Carreau模型对流动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并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分析复配体系网络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质构分析中TG与XTG质量比为64时有最大的凝胶强度;在流变分析中TG与XTG质量比为64时呈现最大表观黏度并且在频率扫描和温度扫描中表现出最大的储能模量(G′)。因此,TG与XTG的最佳复配比例为质量比64。在pH为5~10时,最佳复配比例体系的黏度保持相对稳定;当添加盐离子(Na+、Ca2+)后,体系黏度降低,Ca2+降低的趋势更为显著。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在TG与XTG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形成良好的凝胶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0.
针对青藏高原某选厂生产的含Cu 28.93%、含Mo 0.78%、含SiO28.05%、含MgO 1.02%的铜钼混合精矿铜钼分选效率不高、钼精矿品质差等问题开展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精矿经1粗4精2扫开路铜钼分离浮选试验后可获得含铜1.05%、含钼30.56%的钼精矿,钼精矿品位偏低.通过对钼精矿进行X射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