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65篇 |
免费 | 686篇 |
国内免费 | 28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07篇 |
综合类 | 654篇 |
化学工业 | 1018篇 |
金属工艺 | 491篇 |
机械仪表 | 688篇 |
建筑科学 | 933篇 |
矿业工程 | 660篇 |
能源动力 | 235篇 |
轻工业 | 774篇 |
水利工程 | 491篇 |
石油天然气 | 439篇 |
武器工业 | 130篇 |
无线电 | 92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85篇 |
冶金工业 | 532篇 |
原子能技术 | 98篇 |
自动化技术 | 12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87篇 |
2023年 | 301篇 |
2022年 | 294篇 |
2021年 | 370篇 |
2020年 | 344篇 |
2019年 | 336篇 |
2018年 | 288篇 |
2017年 | 169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235篇 |
2014年 | 691篇 |
2013年 | 416篇 |
2012年 | 445篇 |
2011年 | 473篇 |
2010年 | 433篇 |
2009年 | 409篇 |
2008年 | 361篇 |
2007年 | 450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365篇 |
2004年 | 345篇 |
2003年 | 422篇 |
2002年 | 298篇 |
2001年 | 242篇 |
2000年 | 293篇 |
1999年 | 218篇 |
1998年 | 197篇 |
1997年 | 200篇 |
1996年 | 181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01篇 |
1992年 | 121篇 |
1991年 | 96篇 |
1990年 | 95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40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37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7篇 |
1965年 | 5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水热法和St?ber法制备磁性核壳结构Fe3O4@Si O2材料;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Fe3O4@Si O2/Ti O2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磁滞回线(VSM)等手段分析其结构、组成、形貌和磁性,以亚甲基蓝溶液(MB)为模拟降解染料,探究其光催化性能;并优化了MB浓度、催化剂用量、p H值、溶液温度和平衡时间等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MB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循环再生能力;在15℃,p H值为10,Fe3O4@Si O2/Ti O2用量为0.3 mg/mL的条件下,复合材料对5 mg/L的MB溶液降解率为91.13%。 相似文献
32.
放电能量密度对NOX转换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传统方法选取的放电能量密度在NOX转换上,转换效率较低,严重影响柴油机NOX的排放。因此,以试验的方式研究了放电能量密度对NTP-SCR系统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影响。制备催化剂,以常柴4FCTCI柴油机、测功机、内燃机测控系统、NTP-SCR系统、流量计、气体采样管和柴油机排气分析测试设备构成实验平台,在该实验平台上,研究不同放电能量密度下,NOX的转换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在放电能量密度过低或过高时,NOX的转换效率都较低,而在放电能量密度为60J/L时,NOX转换效率最高。并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证明应用此次研究的放电能量密度后NOX的转换效率比应用传统方法的NOX的转换效率高,说明此次试验得到的放电能量密度值是有效的,可提高NOX转换效率,以降低柴油机NOX排放,在柴油机排气后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
34.
室温固化耐高温耐水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酚醛环氧树脂F-51和环氧树脂CYD-128复合树脂、自制的羧基丁腈改性环氧树脂增韧剂和酚醛胺固化剂以及陶瓷耐热填充剂复配,研制出1种室温固化耐高温耐水胶粘剂。测试了不同固化剂,增韧剂,填充剂对胶粘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胶粘剂的耐水性。结果表明,该胶A组分最佳配方为:CYD-12880g,F-5120g,羧基丁腈改性环氧树脂10g,轻质碳酸钙20g,陶瓷耐热填充剂1#40g,2#20g;B组分配方为:酚醛胺固化剂40g,轻质碳酸钙20g,陶瓷耐热填充剂1#35g,A与B质量比为2:1时,室温固化1d后的剪切强度达21.4MPa(室温),150℃剪切强度6.2MPa,水中浸泡30d后强度几乎无变化。该胶可长期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满足耐磨陶瓷粘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5.
36.
37.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5种不同变形速率对5 m球形瓜瓣拉形成形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预测了零件应力及壁厚分布与变形速率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真实拉形条件下变形速率对5 m瓜瓣的成形精度、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速率提高对产品的表面质量及型面精度无明显影响。变形速率小于0.3~0.4 mm·s-1时,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出现波动,下降趋势不明显。变形速率大于0.3~0.4 mm·s-1时,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拉形钳口处出现断裂征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平台范围内的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在面对有色行业整体疲软的市场背景,各金属冶炼企业积极开展转型升级,不断开发研究新的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效益,争取扭亏为盈。主要服务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开展了铝锌合金分析方法的研究,传统分析方法主要使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分光光度分析法等单元素分析方法,分析流程长,使用试剂复杂,需要更多的人力成本与材料支持。根据ICP-AES可以多种元素同时测量的优势,确定了铝锌合金中痕量组分Si、La、Ce、Mn分析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成功后与昆明冶金研究院结果比对吻合,铝锌合金分析方法已应用于生产,外销产品质量合格,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的出具结果。 相似文献
39.
为进一步加强智慧矿山建设,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所属各矿山分别对采、选、充及公辅系统进行升级,不断提高智慧化水平。由于各矿山系统存在共享范围小、关联少、集成度低的特点,形成了“信息孤岛”。通过马钢矿业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的建设和实施,以自动化、数据采集为基础,以生产执行过程为主线,打造资源集团—矿业公司两级管控平台,实现了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体系,同时实现了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数据的一体化管控,达到了生产管理精细化、透明化的效果,从而消除了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系统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40.
以炭纤维无纬布/网胎针刺整体毡为增强体,先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沉积热解炭制备C/C多孔体,之后使用CVI沉积Si C和压力熔渗Cu制备C/C-SiC-Cu复合材料。研究C/C多孔体密度和Si C含量(体积分数φ,下同)对C/C-SiC-Cu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C多孔体密度和Si C含量增加,热解炭和Si C在炭纤维周围形成具有较高结合强度的界面,二者的增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C/C-SiC-Cu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显著增加。弯曲断裂时,热解炭和SiC基体对炭纤维的拔出有抑制作用,C/C-SiC-Cu复合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呈起伏台阶式下降,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