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2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0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机车车辆噪声、振动和不平顺问题对司乘人员的舒适度越来越重要。针对某型干线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司机室振动问题,通过机车负载试验、模态试验分析了司机室振动的频谱特性及其与车体振动的关联;建立整车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模态和柴发机组激励产生的谐响应,分析了结构参数摄动对司机室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整车在16.43 Hz存在谐响应峰值,司机室振动主要由柴发机组1倍频激励下的整车耦合振动引起,材料厚度和刚度参数摄动对司机室的振动会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2.
FAST 系统是由奥大利亚的 CSIRO 发展的一系列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用以测定影响羊毛织物及羊毛混纺织物的缝制性能及服装穿着外观效应。FAST 系统能用于织物开发的优化织物整理工艺程序,评价新技术,又可用于服装制造商的买卖控制程序以及织物生产及使用  相似文献   
173.
给纱系统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新型给纱装置,此装置包括一个回转的输出罗拉(10)和一传动带(20)、纱线(30)出导纱器(40)引入至输出罗拉和传动带之间。为了使输出罗拉(10)的回转速度和传动带(20)的速度同步,从而输出控制速度和纱线(30)的张力一致这样圆形针织机上的每个系统在相同的给  相似文献   
174.
当绝缘物体相互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并积聚在绝缘体的表面。静电可产生电火花、电击,并给制造业带来困难。因此,无论是在商业上、医院,还是在工业上,静电现象都令人困扰。在纺纱、织布、制薄膜时,会因静电而相互吸引、排斥、吸附灰尘、污物等,这给生产带来了困难。静电现象在整经以及织物处理中可充分体现出来。解决静电的方法是利用静电消除器产生的高压来电离周围的空气,以中和积聚在物体表面的静电荷。另外,在某些工业机械中,如复印机、胶版印刷机、浆膜设备等,纸张、薄膜、塑料在与导辊接触时会产生静电荷。这些静电荷吸附灰尘微粒并粘附在纸张、薄膜以及机器的各部件上,从而引起机械、质量和处  相似文献   
175.
张彦昌  石巍 《电力建设》2014,(2):113-116
光伏电站组件布置面积大,直流侧汇流级数多,直流汇流电缆数量庞大,造价占比较高,光伏电站建成后直流汇流电缆损耗所造成的电站效益损失大,故在直流侧汇流电缆截面选择时,应注重经济截面的选择.目前相关规范、规程或设计手册上的经济电流密度曲线均适用于交流电缆,不适应光伏电站直流侧汇流电缆经济截面的选择.结合光伏发电的特点,提出了基于GB 50217附录B的光伏电站直流汇流电缆经济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规范,给出了直流汇流电缆的综合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6.
仪器测试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织物特性是服装材料不可少的基本需要。织物的重要特性由手感来客观评定,由于织物手感关系到织物的质量由 Kawabata 和 Niwa与手感评定标准化委员会(HESC)合作,于1972年开发了织物手感的仪器试验方法。这种仪器试验方法大约在1975年在工业中  相似文献   
177.
结合某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高生物安全风险车间的空调系统划分原则和通风形式、室内气流组织和压力控制,以及部分与通风系统相关的生物安全关键防护设备的设计关键点及应对措施。高生物安全风险车间空调系统设计应基于风险评估确定生物安全防护区边界、空调系统划分原则及生物安全关键防护设备参数。实践表明:定送风量、变排风量的阀门设置方式可以实现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工况转换过程中的有序压力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