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7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某发电厂循环水系统的布置特点,通过计算分析了循环水入口温度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与机组经济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冷、热季取、排水对周围水域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循环水温度≤4℃时,选择2机2泵运行方式;当4℃循环水温度≤10℃时,可选择2机2泵和2机3泵运行方式;当循环水温度10℃时,可选择2机3泵和2机4泵运行方式,而22℃是2机4泵运行的最佳温度;冷季取、排水对其水域环境的影响比热季的大。  相似文献   
32.
风机主要调速节能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调速节能原理出发,比较了液力偶合器调速和变频调速器调速两种主要调速调节方式的优缺点,得出结论:变频调速既可调节流量,又可节能,是最理想的方案,变频调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3.
本文提出了以利用Flash MX 2004为主要制作软件来完成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开发的思想,讨论了课件的制作方法和难点,并应用这些技术完成了对流体力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设计。  相似文献   
34.
电子器件用热管散热器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元件工作频率和集成度不断提高,其散热量也在急剧增加,传统散热器在散热能力上已很难满足要求,这将严重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分析热管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将热管应用于散热器的传热模型,分析了热管散热器与传统热器在散热能力和安装、布置、运行等方面上的优势,认为新型热管散热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相较于光滑圆管,内肋管对管内流体流动状态影响较大。通过改变肋片迎流面结构,会对流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导流效果。传统对于肋片结构方面的研究多是一些规则化的图形,其导流角往往是一致的。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环形内肋迎流面的结构对圆管内流体流动特性、传热特性及综合性能的影响。对内肋迎流面以不同程度的凹凸结构建立5种圆管模型,分析比较5种流体模型对流体的影响并探讨其规律。结果表明:圆管整体换热和综合性能与迎流面凹凸程度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内肋迎流面凹陷对换热管换热有强化效果,内肋迎流面凸出则会削弱换热管换热;同时,凹面管的阻力系数比凸面管的阻力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迎流面凸面结构综合性能略高于迎流面凹面结构。  相似文献   
36.
我国海流能资源储量丰富,其中低流速海况的能量有极大的开发价值。Magnus圆柱叶轮可以产生较大的转动力矩且充分利用来流能量,以在低流速海流条件下发电,该文对Magnus圆柱叶轮的水动力学特性及效率进行研究。首先,利用PRO/E软件为平台对Magnus圆柱叶轮进行建模,使用Ansys中的MRF方法对模型中的旋转域进行计算;其次,对其受力情况和获能情况进行分析,得到Magnus叶轮的水动力学特性及效率。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叶片,Magnus圆柱叶轮有更好的启动性能,圆柱自转会减小叶顶能量损失。该文为Magnus圆柱叶轮海流涡轮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针对由环境风所造成的直接空冷单元热风回流、传热恶化等问题,以某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分别建立传统A字形与新型圆台形空冷单元计算模型。在添加常见挡风墙的前提下,对两种空冷单元的换热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着重分析了不同环境风速下,两种空冷单元的温度分布,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及高温区域的变化趋势。并从风机风量与换热量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风速下新型圆台形空冷单元换热表现更稳定、抗环境风干扰性更强。无论是经济性还是安全性较传统A字形空冷单元都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8.
在圆台形空冷单元添加引风环的基础上,为减少空气回流现象以保证最大化地提高空气利用效率,在空冷单元内部添加凹槽和凸槽导流板,利用Fluent软件对导流板的结构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分析其温度场和流线分布的情况,得到换热效果最佳的导流板结构,并对不同空冷单元的凝汽器背压和汽轮机煤耗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添加导流板后,空气回流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两种导流板均能提高换热效果;换热效果最佳的是凹槽导流板。  相似文献   
39.
为了优化高钠煤条件下的锅炉运行,提高锅炉安全性与经济性,降低结渣沾污的形成,以660MW超临界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国内首台燃用高钠煤的600 MW容量级塔式锅炉的设计特点与运行特性,分析660 MW机组锅炉对高钠煤的适应性,通过试验分析分离器挡板、风煤比、SOFA风、过量空气系数、周界风、配风方式,偏置风及变掺烧方式对相关参数和结渣情况的影响,考虑锅炉效率、结渣、NO_x排放量等因素选择最优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南湖高钠煤的高比例掺烧试验,得出在75%情况下不存在严重结渣情况。  相似文献   
40.
氢能,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其优点在于整个过程中仅排放水,不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氢能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全球范围内对氢能产业从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到终端应用的研发和投资不断增加。同时,现代科技手段如算法优化和仿真方法的应用为氢能产业链的改进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通过数学建模、系统仿真以及优化算法,可以更精确地模拟并优化氢能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安全性,并有助于设计更为经济可行的氢能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