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6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火成岩油气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火成岩油气储层具有分布范围广、地质时代长、不具岩石类型的专属性。火成岩冷却后所形成的晶间孔、收缩孔等原生孔隙不受压实作用的影响,与沉积岩储层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寻找深层油气藏具有巨大的优势。根据火成岩油气储层特征,形成演化机制、火成岩的时空展布及储层预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火成岩油气储层需要加强火成岩岩石学、火山地质、热力学、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以及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52.
对甲苯碳同位素值作为气源对比指标的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对气源岩显微组分的热模拟实验 ,发现单一显微组分产物中甲苯碳同位素值基本不随加热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 ,不同类型显微组分产物中甲苯碳同位素的值相差较大 ,藻类体产物甲苯碳同位素值在 - 2 7‰左右 ,镜质体产物甲苯碳同位素值在 - 2 2‰左右。不同盆地不同类型岩石热模拟产物的甲苯碳同位素值随加热温度升高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一是岩石类型较为单一时 ,热模拟产物甲苯碳同位素值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二是当岩石具有混合的干酪根类型时 ,热模拟产物甲苯碳同位素值随温度升高呈台阶式变化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认为 ,利用甲苯碳同位素值和其他气源对比指标 ,可以有效地区分天然气的来源和天然气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53.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至2002年底已发现4个储量为1011m3以上的大气田.上古生界与煤系有关的烃源岩形成了苏里格、榆林、乌审旗3个位于碎屑岩中的煤成气大气田,在下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靖边气田(其气源仍存在争议).对4个大气田125个气样烷烃气碳同位素分析成果的研究表明,上古生界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较重,数值分布域小,表现了煤成气特征,其δ13CiC413CnC4,各个气田仅发现单项性碳同位素倒转.下古生界靖边气田δ13C1频率主峰值和δ13CB13CT与上古生界具有相似性,也表现出煤成气为主的特征.但靖边气田具有多项性碳同位素倒转,δ13C113C213C3数值分布域大,δ13C2较轻,表现出了以煤成气为主油型气为辅的混合气特征.煤成气和油型气的气源均来自上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煤系和太原组含煤地层中有机碳丰度高的石灰岩,否定了有机碳含量约为0.20%的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油型气烃源岩的结论.  相似文献   
54.
罗霞 《中国科技博览》2012,(36):364-364
质量检验机构产品质量检验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直接影响着被检测产品的信誉、质量水平和生产企业的利益。因此,在检测受检企业产品的质量时,首先要保证质检机构自身的“产品”质量。现结合我中心近年的实际工作谈谈我们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5.
对假蜜环菌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其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3g/L,蔗糖7g/L,蛋白胨5g/L,酵母膏3g/L,K2HPO40.1g/L,KH2PO4 0.5g/L,MgSO4 0.5g/L,pH6.4。最适培养条件为27℃培养5d,通气量为(200mL培养基/500mL三角瓶),160r/min。在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假蜜环菌胞内多糖的产量可达298.35mg/L,菌体生物量可达314.3g/L。  相似文献   
56.
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特点和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了加强实验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实验课程建设的六大措施,即改善实验条件、构建新型实验体系、完善实验手段、优化实验内容、实施现场指导和改进管理模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7.
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疏离、专创融合型课程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现以创客教育课程设计指导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基础,构建基于专创融合的"学做创一体"高职专业创客教育课程设计模式,探索"双创"背景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8.
地下原位转化页岩油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油气的战略接替资源。依据生烃理论和化学动力学原理,提出了原位转化页岩油的资源潜力评价模型,推导了页岩原位转化后有机质孔隙度的估算模型。经过关键参数研究,结合实验分析,获得鄂尔多斯盆地评价区延长组7油层组(长7油层组)页岩原位转化后的剩余生烃潜力为79.92~197.78 mg/g,平均为134.67 mg/g;转化产出物的油气比为7∶3。结果揭示:①长7油层组页岩的原位转化页岩油核心区面积为16 932 km2,转化页岩油的总资源当量为494.0×108t,其中,液态烃为345.8×108t,气态烃为148.2×108t(油当量),可采总量按65 % 的经验可采系数换算后为321.1×108t;②核心区平均新增有机质孔隙度为5.9 % ,最大可达17.9 % ;③甜点区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正宁地区以东、环县地区以东和庆城地区附近。研究方法可为原位转化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与长7油层组页岩油的现场先导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利用天然气地化识别技术研究了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生物降解及混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天然气遭受生物降解后 ,除正构烷烃浓度降低、被降解组分碳同位素变重外 ,在降解作用微弱的天然气中还检测出生物成因的烯烃。在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 ,存在母质类型相似、但处于不同演化阶段的多套气源岩 ,具有生成不同成熟度天然气的物质基础。该区普遍存在由生物气 (或低成熟气 )与热成因气 (有的已被生物降解 )混合而成的混合天然气 ,泥拱活动产生的 (微 )裂隙为天然气运移及混合提供了主要通道。随气藏埋深变浅 ,生物气 (或低成熟气 )的比例增大 ,混合天然气的δ13C1变轻。由于生物降解作用将热成因气中的CO2 转化为甲烷 ,混合作用补充了富烃的新烃气 (生物气和低成熟气 ) ,从而改善了热成因气的品质 ,有利于该区富烃天然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0.
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生物降解及混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天然气地化识别技术研究了莺歌海盆地浅层天然气生物降解及混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气遭受生物降解后,除正构烷烃浓度降低,被降解组分碳同位素变重外,在降解作用微弱的天然气中还检测出生物成因的烯烃。在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存在母质类型相似,但片地不同演化阶段的多套气源岩,具有生成不同成熟度天然气的物质基础。该区普遍存在由生物气(或低成熟气)与热成因气(有的已被生物降解)混合而成的混合天然气,泥拱活动产生的(微)裂隙为天然气运移及混合提供了主要通道。随气藏埋深变浅,生物气(或低成熟气)的比例增大,混合天然气的δ^13C变轻。由于生物降解作用将热成因气中的CO2转化为甲烷,混合作用补充了富烃的新烃气(生物气和低成熟气),从而改善了热成因气的品质,有利于该区富烃天然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