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35篇
武器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氮化物对NiW/Al2O3上DBT和4,6-DMDBT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为杂质,考察DBT和4,6-DMDBT在NiW/Al2O3上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氮化物对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氮化物存在条件下,DBT的加氢脱硫反应通过直接脱硫路线活性的提高得到改善,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由于氮化物的存在受到抑制。这主要是因为氮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抑制了硫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加氢路线的进行。但氮化物使催化剂表面结构重排使硫化物氢解活性提高成为可能,此时硫化物的分子大小和分子结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DBT由于分子体积小、通过S原子与氢解活性位接触容易而使氢解活性提高,4,6-DMDBT由于分子体积大和4、6位的位阻效应以及氮化物的拥塞效应使氢解活性随N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2.
叙述了在高的原油价格下,炼油企业的渣油加氢技术路线的重要性,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HT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结果,通过与参比催化剂同时在中石化齐鲁分公司VRDS装置上进行工业运转试验的对比,表明开发的催化剂具有高的脱硫和脱金属等活性,且活性稳定性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3.
以加氢裂化尾油和加氢处理重质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异构脱蜡工艺制备润滑油基础油。分析基础油的性质,并采用质谱和13C核磁共振分析异构脱蜡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考察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的烃组成和烃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异构脱蜡润滑油基础油,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链烷碳质量分数和平均碳数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减小,倾点随着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的增大而降低;在多环环烷烃质量分数、异构烷碳与正构烷碳质量分数之比相近的条件下,黏度指数和倾点随着分子的平均碳数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4.
徐润  胡志海  聂红 《化工进展》2016,35(3):685-691
微反应器可以通过改善传质和传热而强化反应过程,为Fischer-Tropsch 合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本文简要回顾了微反应器的研究及发展过程,从微反应器的本质特点着手,介绍了微反应器技术在 Fischer-Tropsch 合成中的应用进展。Fischer-Tropsch 合成微反应器结构经历了从单通道、多通道、复合通道结构 的研究过程,催化剂也开发有填充型和涂覆型两类。根据微反应器的特点,催化剂开发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与 传统催化剂相比,微通道催化剂的活性可以达到固定床的8~10 倍。反应器模型和数值模拟工作可以辅助实验 研究,提供温度、浓度、压力等分布参数,有利于反应器设计。最后介绍了目前微反应器Fischer-Tropsch 合成 技术的中试及工业应用情况。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对微反应器Fischer-Tropsch 合成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5.
费托(FT)合成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为了有效移热,反应器的研制开发是这一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FT合成工业化主流反应器的发展和使用状况,同时对近几年新近出现的几种新型FT合成反应器,如微通道反应器、径向反应器、新型流化床反应器、带扩径段的浆态床反应器和环流浆态床反应器进行了分类和介绍。通过对这些介绍,对反应器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6.
MTEA-硅胶体系合成ZSM-12分子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ZSM-12分子筛是美国Mobil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种新型沸石.它对某些正碳离子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可被用于裂化、加氢裂化、异构化、烷基化、聚合、重整、脱水等多种反应过程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分子筛催化剂.我们于1980年用TEA-硅溶胶体系合成了ZSM-12分子筛,并研究了它对丙烯-苯烷基化合成异丙苯的催化性能.由于TEA-硅溶胶体系合成时间较长、原料成本高而不利于工业化,并且当SiO_2/Al_2O_3<120时合成困难,难以满足各种反应对不同硅铝比的要求,故又开展了MTEA-硅胶体系合成ZSM-12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体系能缩短晶化时间,降低原料成本,扩大硅铝比范围.将产品制成HZSM-12催化剂,对丙烯-苯烷基化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7.
108.
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深度脱芳烃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催化剂RN-10研究了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深度脱芳烃工艺参数对芳烃工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氢分压6.7-10.0MPa,反应温度342-373℃、体积空速0.5-0.8h^-1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硫含量不大于300μg/g,总芳烃质量分数不大于25%,多环芳烃质量分数不大于5%的符合环保要求的低硫、低度烃的优质柴油。  相似文献   
109.
对国内外固定床和浆态床F-T合成技术及分别代表固定床和浆态床先进技术的SMDS和SSPD技术进展进行了阐述。从传质传热、产品分布、装置操作、杂质影响、反应器生产能力、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等方面对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及分析。对不同情况下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对固定床和浆态床技术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0.
以多级孔Y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四硫代钼酸铵为金属前驱物,采用孔饱和浸渍法制备预硫化型催化剂,采用XRD、BET、TEM、NH3-TPD和Py-IR等分析方法表征分子筛结构性质。以四氢萘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加氢微反装置上考察多级孔Y分子筛对四氢萘选择性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参比分子筛相比,介孔比例高、介孔孔径尺寸适宜、介孔集中度高和酸性适中的多级孔Y型分子筛能够强化四氢萘转化及提高C_6~C_(10)和C_6~C_8单环芳烃收率;介孔孔径尺寸过大或介孔集中度低会提高重产物收率。实验条件下,C_6~C_(10)和C_6~C_8单环芳烃收率分别可达41.5%和2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