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6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无线电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光伏发电在电网中穿透功率水平的逐渐提高,光伏发电的容量价值逐渐成为电网规划中关注的新热点,但目前固定式并网光伏阵列朝向与倾角的选取仍以能量价值最大为依据,极大地限制了光伏发电的综合价值。针对此问题,文中建立了光伏阵列的出力模型,分析了朝向与倾角对光伏发电能量价值和容量价值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综合价值的光伏阵列朝向与倾角优化方法,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2.
设计了一种锂电池储能并网系统,以SKiiP功率模块作为主要功率器件,采用DSP-FPGA的全数字控制方式,完成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能。根据系统的特点,整个系统采取分层控制策略,并网系统能完成对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恒流/恒压充电,同时双向功率流动的变换器能向电网反馈能量以满足电网功率峰值需求。采用SVPWM技术,并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实现系统电流解耦控制和高功率因数运行。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所提方法设计的锂电池储能并网系统能够稳定地并网运行,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43.
全国电网互联中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方式时国外经验之借鉴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胡学浩  丁功扬 《电网技术》1998,22(5):64-67,70
文章通过对国外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方式进行联网时的三种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中国全国电网互联时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4.
全球权威能源机构预测.到本世纪中期,太阳能将成为人类能源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将成为人类能源构成中的主要部分。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辐射能相当于约49,000亿吨标准煤,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年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量超过5000兆焦/m^2(相当于170千克标准煤/m).太阳能资源丰富。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这一能源高端产品的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努力突破高成本的制约瓶颈,有望在30年内成为重要的电力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45.
分布式发电(电源)技术及其并网问题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分布式发电以燃气轮机、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发动机等为动力,以天然气、氢气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为能源,可实现冷、热、电联供,是一种新型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本刊特约专家撰文阐述发展分布式发电的重要意义,介绍我国分布式发电的一些工程进展情况,分析分布式发电的并网问题以及应用的障碍和瓶颈,展望分布式发电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基于大规模子模块群的MMC建模与快速仿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压大容量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和基于MMC的直流输电系统进行仿真时,子模块数目众多,导致了仿真速度缓慢。针对该问题,分析了MMC桥臂的电气行为,建立了在闭锁状态和解闭锁状态时桥臂的数学模型。对该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后,建立了桥臂的等效电路和等效电气关系,使之能够模拟桥臂的闭锁状态和解闭锁状态。为验证桥臂的等效电路和等效电气关系的准确性,设计了一个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在仿真软件中搭建了基于详细MMC模型和简化MMC模型的直流输电系统,对MMC的启动、解闭锁、稳态过程和直流故障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2种仿真模型的电气行为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简化MMC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本地方便获取的化石类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分布式电源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系统,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智能电网的特点之一就是改进互联标准,简化联网的过程,使包含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先进的电池储能系统等环境友好型分布式电源安全、无缝地接入电力系统。配电系统已不再是传统的、仅具有分配电能到末端用户的功能,而将演变成能收集分散、随机变动的电力并把它们传送、分配到任何地方的功率交换系统。智能电网对输电系统的优化还使分布式电源能够实现远距离输电。随着电网的智能化和电力接入技术的成熟,分布式电源会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分布式电源的应用需要研究哪些技术问题?分布式电源的设计涉及哪些问题?对分布式电源设备有哪些要求?为此,本刊邀请了相关技术人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48.
保障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保证一次能源的供给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潜力最大的是太阳能,到本世纪中期太阳能将成为电力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到本世纪末成为电力能源中的主要部分。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光伏发电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发展势头迅猛,正在努力突破高成本的制约瓶颈,有望在30年左右的时段内成为重要的电力能源之一。在今后10~20年,我国的光伏发电将主要应用于下述方面:农村离网供电,分布电源,大规模荒漠电站以及其它商业应用。国家应首先加强光伏发电各项能力建设,包括资源普查和评估、研发能力建设、培训体系建设、质量监督服务体系建设,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为我国光伏发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9.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看,化石能源终将耗竭.二十一世纪上半叶,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已经开始,需要发展大规模非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并大力推进荒漠地区基地和氢能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及专家进行了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本文简要叙述了有关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