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7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波形识别的永久性和瞬时性故障的判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波形识别功能解决了自适应重合闸中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的判别问题,并且提出“循环训练法”以改善神经网络的收敛特性,同时在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有导师的学习,结合超高压输电线进行仿真计算及数据训练,其结果表明:经充分训练的网络可正确而快速识别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性故障,且不受故障点的位置、故障时的初相角、过渡电阻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变电站三维仿真目前仍然存在建模周期长、模型难以复用等困难。文中介绍一种基于可扩展对象库建立三维仿真平台的方法。该对象库由三维模型类、动作特性类、电气特性类和数据接口类等不同类型的元素构成,变电站的各种仿真对象都能通过复用对象库中的元素完成建模。以Access数据库为桥梁,实现了三维仿真平台与培训系统的二维仿真平台交互。基于该变电站三维仿真平台,可以在对象层级通过灵活地增减设备或修改设备功能,仅做较小改动就能满足新的需求,从而大大缩短了三维建模周期。  相似文献   
53.
地下变电站全部采用室内封闭式组合电气设备(GIS),其电站环境也是封闭式的,因此需要大量工业辅助设备保证其安全运行,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对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和虚拟开发平台对复杂的地下变电站运行环境进行虚拟再现,针对地下变电站的特点对学员进行地下变电站日常巡视、操作和事故处理等仿真培训。经测试,该培训系统扩展性好、真实感强,可模拟变电站的扩建和改造,在虚拟变电站中进行变电设备的在线编辑,满足地下变电站长期规划下的仿真培训需要。  相似文献   
54.
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具有传统变电站系统所不同的结构与特点。现有的变电站可靠性分析方法多针对单装置或单间隔,鲜有针对整个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介绍了基于IEC 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典型结构,分析了提高数字化变电站可靠性的主要方法,提出一种计算全站可靠性的方法。该方法将数字化变电站系统划分为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以及站控层系统。利用可用性框图,分别计算每个子系统可靠性参数,然后通过系统可用性框图,计算出整个变电站的可靠性参数。利用该方法对一典型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合理采用装置冗余并采用基于IEC 62439-PRP的并行网络冗余后,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可靠性能够满足IEC 615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55.
提出一种基于目标优先的变电站仿真智能评价方法,利用目标优先的逻辑方法,把变电站事故处理的操作评价过程抽象成地图线路搜索系统一样的直观逻辑,并以此实现了地下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评价体系.该系统能够灵活地完成诸如变电站正常和事故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的培训任务的智能评估,给予学员全面、客观的操作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电能质量指标作为智能评估理论的辅助判据,进一步提高了评判的客观性.本系统的构建有效地提高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针对目前超高压线路中所用选相方法不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所有故障类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压故障分量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新型选相方法。该方法定义每相电压故障分量和其余两相电压故障分量差值的比值为故障相识别系数。通过研究该系数在不同故障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可实现快速选相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高压线路故障中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提取基波相量速度快、准确率高。同时该选相算法受过渡电阻、故障位置、故障初相角的影响很小,在半周波内可准确选出故障相,且在强弱电源侧均具有较高的选相灵敏度。  相似文献   
57.
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的最优可靠性分配问题,提出了一套面向工程应用的系统优化方案。以花费最小分配法为基础,引入可行性-成本模型建立非线性规划,并使用广义既约梯度法求解。得到最优可行解后,对等效冗余系数最高的元件增加冗余,实现对系统可靠度贡献最大、成本最省的冗余配置策略。为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对典型110 kV数字化变电站主变间隔的保护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配计算,并设计了工程上易于实现的冗余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58.
用数字签名解决电力系统敏感文档签名问题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电力系统中普遍采用MIS实现办公自动化,完成文档的生成、确认、签发、传递、存档等工作。当前的MIS都是采用简单的用户名/口令机制实现对用户的身份认证,不能提供实质上的安全签名服务。采用基于公钥密码算法的数字签名可以充当个人在网络空间“身份证”的角色,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MIS存在的敏感文档签名问题。文中介绍了密码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数字签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9.
传统经济性规划方法无法反映电力系统灵活性,难以满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需求,为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与经济性的多目标源网联合规划方法。分析源荷两侧的灵活性需求,并从功率平衡与功率传输两方面实现电源灵活性与电网灵活性的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电源、线路2种灵活性资源,建立兼顾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电力系统双层联合规划模型:上层是规划方案的多目标优化决策,实现源网灵活性和经济性的协同优化;下层是多场景运行模拟,对规划方案的灵活性与经济性进行定量评价。IEEE RTS-24节点系统与IEEE 118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规划方法能够有效响应并平复可再生能源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功率波动,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60.
二次系统仿真建模是电网调度员培训系统(DTS)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500 kV世博地下变电站为原型,介绍二次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仿真建模方法.保护、开关和自动装置的模型都通过建立面向对象的类来实现.仿真方法主要采用逻辑判别法和定值判别法,对这2种方法从原理和优缺点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并通过实例说明二次系统仿真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