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7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以棕榈油为原料,对其非均相皂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对催化剂及皂化处理方式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反应温度、超声波功率、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KOH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转移催化剂CTAB催化效果最好,超声波辅助搅拌处理方式最佳;单因素优化的最优皂化条件为反应温度70℃,超声波功率320 W,反应时间80 min,催化剂CTAB添加量0.5g(以每克油计),KOH添加量1.75 g(以每克油计).在最优条件下皂化率达到89.32%,是常规搅拌(无催化剂,无超声波作用)下皂化率的4.7倍,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72.
超声波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声功率和超声处理时间对鲢鱼肉蛋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60 W~320 W超声作用15 min,鱼肉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随超声功率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在240 W超声作用时最高;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在超声功率160 W时最高。160 W超声作用5 min~25 min,鱼肉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随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均先增大后减小。其中,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在超声作用10 min时最高;乳化稳定性在超声作用15 min时最高。由此说明,超声波处理会导致鱼肉蛋白性质改变,且与超声作用功率和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植酸是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具有强烈防腐、抗氧化能力。该实验以米糠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强化提取植酸,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及盐酸浓度对植酸提取率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植酸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米糠中植酸最优工艺为:盐酸浓度0.10 mol/L、料液比(g/mL)1∶8、提取温40℃、超声时间8 min;在上述条件下,对米糠中植酸提取率为87.13%。  相似文献   
74.
Hilbert-Huang变换及其在大型汽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处理技术是大型汽轮机故障诊断的核心, N.E.Huang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 EMD方法.探讨了利用 EMD分析方法以及其对应的 Hilbert变换在大型汽轮机故障诊断中进行非平稳信号分析的算法和应用,分析了 EMD方法在处理的非平稳数据序列方面的优越性.图 4表 8  相似文献   
75.
以豌豆淀粉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硫酸亚铁为催化剂,在超声作用下制备豌豆氧化淀粉。考察反应p H值、超声时间、过氧化氢添加量、硫酸亚铁用量、超声功率对淀粉氧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含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过氧化氢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趋势渐趋平缓;而随着p H值、超声功率和硫酸亚铁添加量的增大,羧基含量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在反应p H 6.0,反应时间90 min,过氧化氢用量9%,硫酸亚铁用量0.03%,超声波功率550 W条件下,制备的豌豆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达到0.57%。与豌豆原淀粉相比,超声作用使淀粉黏度降低了17.97%,淀粉透明度增加了122.52%,凝沉性增强;超声协同氧化使淀粉黏度降低了93.49%,淀粉的透明度增加了635.76%,凝沉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UA患者140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FAR值预测UA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病变(Gensini评分>20分)的最佳临界值并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A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FAR值预测UA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病变的最佳临界值为0.068 8,此时曲线下面积为0.705(95%CI:0.613~0.797),敏感度为74.0%,特异度为60.0%。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及吸烟史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高FAR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低FAR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水平均低于低FAR组(均P<0.05);随着FAR比值的增高,单支血管病变逐渐降低,双支及三支血管病变及Gensini评分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FA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0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FAR≥0.068 8(OR=7.553,P=0.016)是UA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UA患者FAR值≥0.068 8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7.
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玉米羟丙基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研究了超声处理时间、功率和淀粉浓度对玉米淀粉糊的黏度影响和超声处理后淀粉颗粒表面的变化,再将经超声处理的玉米淀粉与环氧丙烷在微波下进行醚化反应.与常规方法制备的羟丙基淀粉相比,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的玉米羟丙基淀粉(HPS)的摩尔取代度(MS)大大提高,反应时间明显缩短.超声处理淀粉后,淀粉的颗粒表面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淀粉颗粒变得松散,更易于环氧丙烷与淀粉颗粒接触发生醚化反应.随着微波反应时间的增长,环氧丙烷用量的增加,淀粉的羟丙基摩尔取代度都有很大提高.并且增加淀粉浓度和微波的功率,淀粉的摩尔取代度先增大后减小.超声-微波协同作用制备羟丙基淀粉的优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600 W,超声时间25 min;微波功率100 W,微波时间14 min,淀粉乳浓度35%,环氧丙烷用量6.4%.  相似文献   
78.
提取鹰嘴豆中的粗多糖,通过酶处理和Sevag法除去多糖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75凝胶柱分离纯化分别得到鹰嘴豆非淀粉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并通过紫外光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测定其性质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鹰嘴豆非淀粉多糖在260 nm和280 nm波长处均无吸收峰,表明两种多糖均不含核酸、蛋白质以及肽类等;气相色谱测定表明鹰嘴豆非淀粉中性多糖单糖组成的物质的量比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2.48∶1∶3.92∶0.87∶32.82∶18.79∶28.06,鹰嘴豆非淀粉酸性多糖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2.22∶1∶3.92∶2.10∶5.92∶15.99∶8.57(均以岩藻糖为标准);红外光谱测定表明二者均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显示鹰嘴豆非淀粉中性多糖呈线形结构而鹰嘴豆非淀粉酸性多糖呈卷曲的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79.
本论文以鲢鱼为原料,研究了超声处理对鲢鱼鱼肉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作用15 min,表面疏水性(H0)随超声功率(160W~320W)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功率280W时达到最大,为对照组的4.34倍。超声处理后,鱼肉蛋白的表面-SH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超声功率的增大,表面-SH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240W时达到最高;160W超声作用后,鱼肉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表面-SH含量均随超声作用时间(5 min~25min)的延长而增大。此外,红外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的鱼肉蛋白的α-螺旋和β-转角的含量分别下降了54.5%和21.9%;β-折叠结构含量略有上升;而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上升了8.2倍。  相似文献   
80.
酶法水解真鲷鱼皮和鱼鳞制取胶原蛋白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鲷鱼鱼皮、鱼鳞为材料,研究了酶法制取胶原蛋白肽工艺。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蛋白酶种类、酶解条件对水解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鱼皮、鱼鳞胶原肽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水解鱼皮,在加酶量950 U/g,pH 7.0,温度55℃,料液比1︰8,酶解反应6 h的优化条件下,胶原蛋白时水解度最高,达到29.73%;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水解液中甘氨酸含量最高,不含色氨酸,符合胶原蛋白氨基酸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