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70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35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多孔β-Ca_3(PO_4)_2(β-TCP)表面沉积含有淫羊藿苷(ICA)的丝蛋白(SF)层,制备可缓释ICA的SFICA/β-TCP骨修复复合材料,研究SF-ICA/β-TCP复合材料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SF-ICA/β-TCP复合材料中ICA的引入并未改变基体材料的微观形貌与孔隙率;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通过负载量的调控,可以实现SF-ICA/β-TCP复合材料中ICA的高浓度释放(2.80×10~(-4) mg/mL至7.00×10~(-4) mg/mL)和低浓度释放(5×10~(-6) mg/mL至1.0×10~(-5) mg/mL),累计释放量分别达到约5.2×10~(-3) mg和7.0×10~(-5) mg;细胞增殖实验与电镜观察表明,SF-ICA/β-TCP复合材料中ICA的负载对小鼠颅顶前骨细胞的增殖无显著性影响;但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实验表明,负载高含量ICA的SF-ICA/β-TCP复合材料中的细胞具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表达。所制备的负载ICA的SFICA/β-TCP复合材料在体内骨修复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该研究利用电晕处理技术对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进行表面处理,分析电晕强度对PLA薄膜表面特征及印刷适应性的影响。其中,通过体视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电晕处理对PLA薄膜表面物理特征和分子结构的改变;通过静滴接触角、表面张力测试笔、油墨附着性测试等检测方法评价了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电晕处理使PLA薄膜表面变得粗糙,表层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润湿性得到改善,表面张力提高,从而可研发出可擦写的环境友好的书写材料。  相似文献   
103.
构建高效的光伏出力预测模型,能减少光伏出力随机性对电力系统的冲击。考虑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提出用加权的马尔科夫链修正SVM预测模型,以提高预测精度。首先建立SVM光伏出力预测模型,预测未来1天的出力曲线。然后基于均值-均方差方法对预测残差进行分级,以残差序列标准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运用加权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残差的未来状态。最后根据未来状态空间的阈值对SVM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将此模型应用到某光伏发电系统的出力预测实例中,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模型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4.
系统研究了多功能复合改性剂YY-503对PP/SEBS弹性体性能的影响。随着YY-503用量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MI和表面光泽度增大,说明YY-503的加入对于改善高填充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有利;YY-503含量较低时,撕裂强度随其用量增加而增大,用量超过2%后,撕裂强度反而略有下降,原因在于YY-503用量超过无机填料表面改性所需的饱和极限浓度后产生润滑效应所致;YY-503对于改善材料的MI和表面光泽度效果明显,当其用量达到2%时,MI增加近1倍,表面光泽度提高约40%达到60.5,可满足医疗器件塑胶配件对高光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为了保证安全性,生物确认系统往往提高判别阈值来获得低的认假率,但高的判别阈值会导致高的拒真率,所以确认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合法用户长时间得不到确认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在一块DSP开发板上实现两个确认系统(指纹确认系统和声音确认系统)的方案,并给出了具体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6.
主成分分析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分类原理和实施步骤以及多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针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建立了评价的多指标体系和分级特征,同时分析了该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与过程。并通过对某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段综合评价。给出了建设工程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和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害的程度。证明该方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7.
以咸阳某工程场地为例,首先阐述了场地的地震地质条件,然后在场地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基础上,对场地土层进行一维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确定了该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由于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射流的鞭动现象会严重影响纺丝的质量,无法实现图案的精准化沉积和高分辨率的喷墨打印,需要探究减小射流鞭动现象的方法。方法首先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耦合场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纺丝过程中有无添加辅助电极情况下的电场场强大小和分布进行模拟分析,随后通过实验进行对比验证,并根据结果设计一套适用于近场直写微纳喷印的纤维薄膜打印数控系统,实现纳米纤维的重复沉积,进行纤维薄膜的打印。结果实验采用质量分数为8%的聚氧化乙烯(PEO)溶液作为纺丝溶液,注射器及喷丝针头容量为2.5 m L,针头外径为0.6 mm,长度为12 mm,注射泵流量设置为0.5?L/min,2台高压电源设置的电压均为1.01 k V。实验结果表明,未添加辅助电极时,纤维容易出现卷曲,而添加辅助电极后,纤维细直不卷曲。结论利用平行辅助电极将工作电场集中在所需范围内,使电场尽可能实现垂直地从喷丝针头到接收基板,能有效减小纺丝射流的鞭动现象给稳定沉积带来的不良影响,可实现聚合物溶液高分辨率的喷墨印刷,能够实现图案的精准化沉积。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