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图像中阴影像素的存在会导致图像内容的不确定性,对计算机视觉任务有害,因此常将阴影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算法的预处理步骤. 提出全新的阴影检测网络结构,通过结合输入图像中包含的语义信息和像素之间的关联,提升网络性能. 使用预训练后的深层网络ResNeXt101作为特征提取前端,提取图像的语义信息,并结合U-net的设计思路,搭建网络结构,完成特征层的上采样过程. 在输出层之前使用非局部操作,为每一个像素提供全局信息,建立像素与像素之间的联系. 设计注意力生成模块和注意力融合模块,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率. 分别在SBU、UCF这2个阴影检测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目视效果及客观指标皆优于此前最优方法所得结果,在2个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错误率分别降低14.4%和14.9%.  相似文献   
32.
董月 《通讯世界》2017,(19):233-234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我国电力配电网络究竟会获得怎样的发展,我们很难去进行预期.也真是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坚持电力行业的改革.本文正是基于此,来对于电力配电网络的调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于更好的推进我国电力配电网络的优化调度和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3.
以酿酒酵母Lmb1为发酵菌种,对粉蓝、园蓝、梯芙蓝、灿烂、顶峰和芭尔得温等6种蓝莓果实进行发酵,研究不同蓝莓品种对蓝莓果酒品质的影响。测定这6种蓝莓果实的含糖量、出汁率、可滴定酸度、总酚、花色苷含量等加工品质,并比较不同蓝莓品种在酿酒过程中色泽、花色苷含量、含糖量、酒精度等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梯芙蓝果实的总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最高,出汁率、可滴定酸度居中,6种蓝莓果实中梯芙蓝果实作为发酵果酒特性最好,其次是园蓝。在蓝莓果酒发酵过程中,从糖含量及酒精度的变化来看,梯芙蓝和园蓝的酒精度适中,残糖量较高,口感好;综上,梯芙蓝品种最适合用来发酵营养价值高、品质优良的蓝莓果酒。  相似文献   
34.
将那他霉素精品在光照强度5 000 Lx下进行光降解,得到那他霉素光降解杂质粗品,采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那他霉素光降解杂质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MS和NMR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确定该光降解杂质为那他霉素的C12位差向异构体。  相似文献   
35.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换热性能好、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在换热器中,熔盐侧的流动换热性能较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运用场协同原理对翼型微通道熔盐换热器进行强化,并对其进行数值分析。该文以60%硝酸钠和40%硝酸钾混合而成的二元硝酸盐(太阳盐,Solar Salt)作为热侧流体,计算出局部场协同角分布,分析入口流速和入口温度对速度场和温度场场协同性的影响,并对局部场协同性较差的位置进行强化。结果表明,入口流量在0.005~0.013 kg/s(Re=2810~7307)范围内,翼型微通道换热器的场协同性随入口流量和入口温度的增加而变差。强化后的换热器其熔盐侧全场场协同角下降约3.73°,综合换热性能(PEC)提升2.25%。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决传统环模模孔疏通中疏通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易损伤等问题,研发了环模智能定孔疏通装置。设计开发了定孔疏通机械手、下位机软硬件和上位机软。利用高磁导体的铁磁性及漏磁检测原理,将模孔定位疏通模块与霍尔效应检测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对堵塞模孔的自动化检测及疏通,提高了模孔定位精度。实验表明,采用环模智能定孔疏通装置,疏通效率可达1 260个/h,模孔刮伤率低于0.15%,装置运行稳定,实现了堵塞环模的自动化定孔疏通。研究结果对金属模孔探测及疏通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喷雾冷却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热流密度机载设备的高效换热。为更好地开展喷雾冷却换热特性实验研究,设计并搭建了摇摆激励喷雾冷却实验装置。首先,通过监测温度、压力及流量等实验数据,以及对模拟加热源进行热沉壁面温度、热流密度和传热系数的不确定度分析,设计了喷雾换热腔系统、摇摆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然后,通过开展不同幅度摇摆激励下的稳态喷雾冷却换热特性实验来验证所设计装置及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喷雾冷却分为浸没喷雾、半浸没喷雾及正常喷雾三个阶段;摇摆激励引起的换热废液不正常排出导致喷雾冷却换热行为发生了变化,在摇摆过程中热沉壁面温度和热流密度剧烈波动;摇摆停止后积液开始不断减少,随着积液高度的不断降低,喷雾冷却换热特性随之变动。在喷雾冷却过程中,幅度不同的摇摆激励下热沉壁面温度的增幅最高可达26.47%,约升高了10.915℃;铜柱热流密度的降幅高达5.42%,约下降了4.126 W/cm2。所设计的实验装置稳定可靠,对机载设备喷雾冷却换热特性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